返回

第一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三) (第2/3页)

完工的巴拿马运河,迅速将海军主力集结到了西海岸。

    然而,以当前的技术条件,联合舰队不可能一下子越过如此浩瀚广阔的太平洋,开到美国西海岸去攻击美海军主力舰队。

    可不可以坐等美军来进攻呢?以逸待劳、依托中太平洋岛群节节阻击不是更好吗?

    参谋中也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但很快遭到上级的驳斥:这样是将主动权拱手让给了对方,我方将被迫陷入处处防御、处处无力的不利境地。

    要夺取南洋,就必须先摧毁美舰队,美舰队的存在就是威胁,就算不转移到西海岸而是照旧驻扎在东海岸也一样!有夏威夷这个中继基地,美舰队随时可能扑向正鏖战于南洋的联合舰队背后!

    以此为共识,就要以夏威夷为诱饵,将美主力舰队吸引到夏威夷周围进行决战,全力摧毁之。

    失去了夏威夷,美西海岸必将暴露在我军的直接打击下,多年来树立的大国尊严势必败坏殆尽,巴拿马运河也将面临被摧毁的危险,其他美洲国家还可能因以上因素而改变对美态度――夏威夷作为诱饵的价值是充分的。

    为了让美方感受到压力,就要大大咧咧地将联合舰队主力不加任何无线电管制地开往马绍尔,作出即将展开夏威夷攻略的姿态,逼迫美主力舰队向夏威夷开进增援。

    这正是萨镇冰指挥下的联合舰队主力正在做的事。

    站在美方的立场,即便是在夏威夷决战,依托夏威夷基地,可进可守,相对跨越数千海里而来的联合舰队,显而易见具有单方面的优势,大概还会梦想打一场南海大海战式的全胜之战吧。

    但是美国人显然还未充分意识到海军航空兵的作用,水上飞机母舰登上战争舞台十年后,美海军仅有1艘煤船改装的水上飞机母舰,载机6架,航速不足14节,无法跟上快速机动的战斗舰队。到欧战爆发时,美陆海军总共只有不到一百架飞机和少数几艘飞艇,其中有武装的飞行器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只是作为辅助侦察工具而存在。

    当欧洲各国纷纷从亚俄战争和阿比西尼亚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时候,塔夫脱时代的美国却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