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家事国事战事(四) (第2/3页)
人也并非生脸,总算都还在重臣之列,对他们的信赖感并不比他们的前任减弱许多。
“兵相大人有何看法?”作为大本营会议名义主持的张志高不想让皇帝久等更不想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杨正金以他一贯的瞌睡虫般的口气简洁地应道:“钟司令的对策可行,应迅速果断实施之。不过针对海参崴的‘蜂群’计划在即,多数航浮部队均已派赴东线,告诉他,增拨航浮部队的要求不能满足,最多可从教导部队中拨去3个飞机中队和1个飞艇中队。此外,告诉他,今后一个月内,国内将向西线增调1个常备步兵师、4个预备步兵师和2个预备骑兵旅,在此之前,要求方面军不惜一切代价维持住战线,一待攻克赤塔要塞即可转入对贝加尔方面敌军之有力攻击。”
没有人表示异议,胡克身后的高级参谋开始就杨正金的指示撰写训令。
胡克念的第二份电报来自蒙古方面军司令部,乃是苏塔德楞台的骑兵第二军收复科布多的捷报。
自开战以来,由蒙古亲王向蓝中将统率的蒙古方面军由于补给线过长,更因缺乏铁路交通的支持,一直处于粮弹匮乏的境地,面对俄军优势兵力,不仅无法深入敌境实施对敌铁路线的破交作战,更难以防御漫长的边境线。4月中旬起,俄军大举入侵外蒙古西部,至4月底,相继攻克蒙西重镇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5月初,蒙古方面军主力编成第一和第二骑兵军,其中第一骑兵军辖第1、2、4、6蒙古骑兵旅,du li第3骑炮兵群,按编制共二万八千五百人,由向蓝中将直接指挥,在蒙东配合西部方面作战;第二骑兵军辖第3、5、7蒙古骑兵旅,du li第2骑炮兵群,按编制共二万二千人,由苏塔德楞台少将指挥,负责收复蒙西。
苏塔德楞台部于5月7ri自外蒙中部的车车尔勒格出发,分三路向西急进,沿途收拢自蒙西溃败的边防军和民团,3天内在大草原上策马急弛400余公里,主力于5月11ri与俄军前哨遭遇,蒙古骑兵一拥而上,一场白刃混战后,俘虏哥萨克骑兵数十名。5月13ri,兵力膨胀到三万人但仅装备五七骑炮的苏塔德楞台部首攻乌里雅苏台不下,遂以少量兵力监视该城,一部截击敌补给线,主力则趁夜袭向450公里外的科布多,两天后与企图增援乌里雅苏台的科布多之敌遭遇,苏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三面突击俄军,俄军支持不住,丢下七六野炮数门及大批弹药撤入科布多要塞内。苏塔德楞台遂命部队以备用战马轮换牵拉野炮,主力迅速赶回乌里雅苏台,于5月19ri对乌里雅苏台发起总攻,敌军士气低落,放弃要塞向北奔逃,结果被熟悉当地地形的蒙古骑兵大队大队地消灭,此战毙敌三千余,俘四千七百余。苏部马不停蹄,于5月25ri携俘获的七六野炮及一五二重榴炮共十余门进抵科布多城下,俄军望风披靡,丢弃辎重连夜遁逃,科布多遂告光复。
胜利的消息自然鼓舞人心,皇帝的脸上也有了喜sè,命左右呈上纸笔,亲自撰写起嘉奖电来。自努尔哈赤收服蒙古以来,满蒙关系一直十分密切,除满族之外,惟有蒙族得封亲王,贵族间时有联姻,前清著名的孝庄太后即是蒙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