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海兰泡外围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九章 海兰泡外围战 (第2/3页)

    先锋连继续向前挺进,主攻的两个连在其后展开成较密集的散兵线,再往后便是营的预备队连,暂时以纵队跟进。

    很快,各团布置在一线的两个营离开了出发阵地,作为预备队的第三个营此时才沿着交通壕进入出发阵地。

    俄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华军刚刚涌出战壕的同时,俄军布置在一线战壕里的机枪就开始向华军散兵线零星地shè击起来,但华军压倒xing的炮火遏止了俄军的火力运用,反应灵敏的华军轻型、中型迫击炮迅速向暴露的俄军机枪shè击阵地开火,将其消灭或压制。

    原先已经被压制的俄军炮连在增添了人员、补充弹药后相继复活,俄军的速shè炮以步枪的shè速向华军散兵线猛烈开火,给以行军步伐前进中的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持久,华军的侦察和校shè气球立即将复活的俄军炮连位置报告到炮兵群指挥部,不一会儿,jing准的炮火再次覆盖了俄军炮兵阵地,俄军三个炮连几分钟内全被压制。

    当华军的散兵线前进到距离俄军阵地约800码时,开始遭到俄军准确的步枪火力shè击,这时,各连的轻机枪手纷纷选定shè击位置,架起机枪向敌猛烈开火,每个禁卫步兵连配备有5挺7点92毫米轻机枪,足以对已被炮火严重削弱的敌军阵地实施中距离上的有效压制。与此同时,华军的步兵也在军官组织下,一边以手中的步枪向敌shè击,一边加快步伐前进,伤亡当然无法避免,战场上子弹横飞,进攻中的连队不断有人中弹,但整个连队并未减缓攻击速度,尤其各先锋连的官兵更是借助地形地物的掩护,以隐蔽—短促突进—隐蔽的战法快速向俄军阵地接近。

    在步兵突进到距离俄军阵地约400码时,华军炮兵群的炮火开始向敌二、三线阵地延伸,以免误伤己方部队,这时,俄军指挥官及时向一线阵地投入了增援部队,以补充一线阵地已被严重削弱的阻击火力。即使如此,华军数量上占优势的机枪仍然能够有效地从中远距离上压制俄军单薄的步机枪火力,而配属到华军禁卫步兵连的60毫米迫击炮也能够以其较为jing准的火力为离敌阵地越来越近的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

    华军禁一团第一营的先锋连此时冒着渐渐密集起来的俄军火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在冲近到距离战壕不到20码时,强击步兵纷纷投出了手榴弹,手榴弹爆炸的烟雾刚刚腾起,先锋连即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跃向敌战壕,不管战壕里有没有活人,先放一排枪,再挺枪乱刺,伤员亦不放过,非要连刺数刀,再用枪托砸碎脑壳不可——两天前的战斗中,禁一团的一个连长就是在攻入敌军阵地后,被一名受伤的俄兵从后面用刺刀插进脖子里,不治而亡。

    在有的地段,俄军依托房屋设施或特殊地势构筑了较为坚固的土木工事,炮火无法直接命中,光用手榴弹也不足以将其压制,这时,配备到先锋连的工兵就出彩了,只见两三工兵时而匍匐,时而跃起,几卧几起,便神奇地移近敌军工事,在工事薄弱处或shè击口附近放置一个或大或小的炸药包,点着引信后迅速奔离,闪光一过,碎木烂肉四下飞散,敌工事土崩瓦解。

    各营担任主攻的两个连借势猛进,飞奔杀入战壕,一阵急促的白刃战后,肃清了一线战壕中的敌军,先锋连接着沿交通壕继续向敌二线阵地渗透,以手榴弹、炸药包开路,再以刺刀、手枪近迫拼杀,一路浴血杀入了敌二线阵地,却在那里遭到了来自俄军三线阵地预备队的反扑,一营的先锋连被赶出了二线阵地,跟进的两个主攻连也遭俄军火力压制,一时动弹不得。二营的先锋连则根本没攻进二线阵地,正被敌军二线阵地上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俄军顺势向一线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夺回刚刚失守的阵地,然而此时,各连的机枪手已经追上了部队,在所夺取的阵地上架起机枪,猛烈扫shè反扑过来的俄军,各营先锋连也以手榴弹和炸药包向冲近的俄军投掷,击退了俄军的反扑。

    接着,连属的60毫米迫击炮也在阵地后面不远处确定了新的发shè位置,开始向俄军二线阵地连续shè击,借着轻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的近接支持,禁一团的两个营再度对敌二线阵地发起猛攻,一番拼杀后终于夺取了当面的敌二线阵地,各营的先锋连沿交通壕继续向前突进,企图一股作气拿下最后一线阵地,攻取敌核心阵地,最终击溃敌军。与此同时,在禁一团右翼的禁二团和左翼的禁三团都还在敌一线阵地上与敌混战,并未能够及时保护禁一团突击部队暴露的侧翼。

    俄军也毫不示弱,派出一个营又一个连的预备队向华军禁一团的攻击部队发起反冲击,先前已经遭受了一定损失的华军两个先锋连在刺刀混战中被击溃,后继的各营主攻连则遭到了俄军从侧翼发起的猛烈攻击,被迫撤回已攻取的那一段二线阵地,在跟进的预备队连的援助下,沿着战壕和交通壕向两翼突进,以支持正在进攻敌二线阵地的禁二团和禁三团。

    到14时30分——总攻开始后两小时,禁一旅的三个团都已突入了敌二线阵地,各团都在调整兵力,准备协同一致向敌三线阵地发起总突击。

    旅长许魂发出命令:“预备队跟进!”

    各团留在出发阵地的第三个营这时才涌出战壕,以纵队队形向已被攻取的敌一线阵地快速移动,前面已经没有敌军火力的威胁,各预备队营几乎毫发无伤地通过那片一千五百码的开阔地,进入敌一线阵地的战壕。

    14时50分,旅长许魂率旅指挥部进入己方出发阵地,在这里打出了“总突击开始”的信号弹,各团官兵山呼万岁,踏着遍地死尸跃出战壕,猛冲向敌三线阵地,这时各团正面仍然只展开两个营,禁二团、禁三团各突击营的先锋连尚有战斗力,故仍旧在前方开路,禁一团的两个先锋连在先前突击敌三线阵地时已被击溃,故各突击营只得直接将主攻的两个连放在前面强行突进。

    被迫击炮、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的俄军无法组织有效的火力阻shè,眼看华军大批步兵接近阵地,俄兵在军官发动下,端起刺刀跃出战壕,向突进中的华军发起反冲击,双方战士白刃相见,杀成一团,军官则以手枪乱shè,混战一阵后,体力上虽稍微逊sè,但拼刺技术过硬的华军禁卫步兵占了上风,加上华军后面的预备队连及时跟进支援,俄军被赶出了三线阵地,退入了构筑最为坚固的核心阵地。

    华军各团没有立即跟进追击,而是在已夺占的敌三线阵地上布置机枪shè击阵位,在二线阵地上布置60毫米迫击炮shè击阵位,在一线阵地上布置80毫米迫击炮shè击阵位,以发挥己方的火力优势,有效压制并削弱敌核心阵地的火力。

    此时,华军各团属炮兵营的75毫米山炮和100毫米重迫击炮已经推进到了己方攻击出发阵地前,向俄军核心阵地后方开火,以摧毁敌军可能存放在那里的作战物资和正在集结的预备队。然而不长眼睛的炮弹却落入了在敌核心阵地后方树林里的一座野战包扎所,炸死大批伤员和医护人员。

    15时30分,旅长许魂正要发出“突击开始”的命令,一名头戴缀羽军帽的禁卫膘骑兵急匆匆地赶到了旅指挥部外,一跃下马,报上口令,便冲入设在一处掩蔽观察所中的旅指挥部,向许魂递上一份由禁卫膘骑第一团团长冯绍夫中校手书的报告。禁卫膘骑第一团自9月12ri起配属禁一旅,在该旅两翼展开作为掩护,并随时为禁一旅侦察附近敌军的动向,但按照野战军司令部的要求,膘骑兵不应被作为下马步兵使用,也就是说,正面的阻击和攻击作战任务不应由骑兵承担。

    许魂扫了一眼那份通报,不由得再次皱起了眉。

    “怎么回事?”

    旅主任参谋文宇中校问道,许魂把通报递给了他。

    “两个步兵团,外加两个骑兵团!有没有搞错!”

    “冯团长不会弄错,他可能还没有查清楚,他发现的应该是敌军第三步兵师的全部剩余兵力,还有哥萨克第二骑兵师的至少一个旅。如此一来,我们要对付的敌人就超过两万人了,而且,敌军的增援部队正从我们的左翼快速突进,膘骑一团只能牵制而无法真正展开阻击,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我军有可能会被敌人从侧面击溃。”

    文宇转向地图,手指来回移动:“那么只好在左翼……在205高地到193高地之间布置阻击阵地了,可是,我们现在手上没有部队了。”

    许魂咬咬牙,以拳击掌,说道:“没时间了,必须马上从敌阵地上退出,调出一个团到侧翼去建立阻击阵地。

    “可是对敌军核心阵地的突击就要开始了,只要现在发起进攻,夺取敌核心阵地,我们就完成任务了……”

    许魂摇头道:“不行,来不及了,即使能够成功夺取敌阵地,但敌军主要工事的防御方向都是朝我们这边的,一时间无法有效利用,而我们这边的阵地形势非常有利,炮兵和勤务部队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虽然很可惜,但没办法,时间有限,必须立即做出决断,在没有得到进一步增援之前,继续进攻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开始,要作好防御战的准备。”

    许魂虽然下了决心,却也耿耿于怀,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却不得不忍痛放手,但反过来想,如果没有接到膘骑兵的报告,俄军突然从毫无防备的华军侧翼发动突击,后果却更是不堪设想。

    形势当然不允许这位统领近万兵马的战将想七念八,许魂果断地发出了命令:因敌大量兵力从本旅侧翼逼近,着各团组织下属部队交替掩护,退出已占据的敌阵地,向旅部指定的阵地移动。禁二团退回攻击出发阵地,准备防御作战。禁一团退回己方二线阵地,作为旅预备队。禁三团在东面的205高地至193高地一线构筑阻击阵地,旅属工兵部队将协助禁三团实施阵地构筑作业。

    然后许魂又将一份命令递给那名前来传令的膘骑兵,命令中要求膘骑一团以主要兵力袭扰向禁一旅迫近的敌军,以为禁三团构筑阻击阵地争取时间。

    当撤退的命令传达到前线时,经历了残酷血战,好不容易才夺下敌三线阵地的禁卫官兵们怨声四起。但军令如山,各团团长立即向属下布置任务,以数连兵力为全团后卫,各营、连交替掩护,徐徐后撤。在前线部队后撤的同时,华军炮兵群向敌核心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轰击,阵地内的俄军指挥官,俄军西伯利亚第三师第五旅旅长哈巴萨耶夫少将虽然通过无线电得知援军即将抵达,也观察到了华军主力的撤退,但鉴于属下各营大多已残缺不全,且华军炮弹不断落在阵地上,华军后卫部队占优势的机枪火力仍不断对俄军火力点进行压制shè击,故并未下令对撤退中的华军展开追击。

    16时50分,华军三个团带着伤员全部撤出了敌阵地,俄军小心翼翼地返回了阵地,先入战壕的俄兵却被华军工兵撤退前埋设的压发地雷炸得血肉横飞,但因时间仓促,华军埋设的地雷数量并不多,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后,俄兵在军官的指令下还是纷纷进入了堆积了层层死尸的战壕,很快恢复了当天战斗开始前的阵地形势。

    17时许,俄后贝加尔哥萨克第2骑兵师的第6团进抵禁一旅主阵地东面的205高地至193高地一带,其先头连试探着向193高地前进,被刚刚登上高地的华军禁三团第一营第三连以猛烈的步机枪火力击退。

    18时30分,借着暮sè的掩护,俄军第三步兵师第11团以两个营的兵力企图一举夺取205高地,驻守高地的华军禁三团第二营第七、第八连此时已在工兵的协助下构筑了战壕阵地,布置好机枪和迫击炮shè击阵地。面对俄军的进攻,华军先是不动声sè,待敌进入阵地前沿300到400码时,机枪、步枪、迫击炮一起开火,走在最前面的俄军连队顿时溃散,跟进的俄军主攻连队一面以步枪火力还击,一面发起冲锋,华军十余挺机枪和近两百条步枪发出的弹雨却使队形密集的俄军死伤枕籍,又兼60毫米和80毫米的迫击炮弹若冰雹般砸下,俄军支持不住,哄然溃散,攻击失败。

    夜sè降临后,俄西伯利亚第三师师长谢列诺夫少将认为,由于华军在205和193高地之间布置了坚固的阵地,从侧面突击华军禁一旅的计划已无法实行,遂命第11团在华军禁三团阵地对面的有利地势上连夜修筑野战阵地,以牵制华军禁三团。哥萨克第6骑兵团则在11团阵地的左翼(南面)展开,以掩护该团并阻止华军骑兵的渗透。哥萨克第5骑兵团则前出到别廖佐夫卡俄军阵地的右翼(西面),以保持与海兰泡方面的联络。第三师的最后一个步兵团,即12团连夜进入别廖佐夫卡,加强俄军原有阵地的防御。谢列诺夫少将把师指挥部设立在别廖佐夫卡核心阵地后,随行的5个师属炮兵连(含3个76毫米速shè野战炮连和2个87毫米轻型野炮连)、2个军和集团军属152毫米重野战炮连等支援部队也于当夜展开了shè击阵地掩体的修筑作业。

    正当俄军西伯利亚第三步兵师趁着夜sè调兵遣将,忙着于次ri对华军阵地发起攻击时,许魂则在已经退后到离前线三公里的后方指挥所中步来踱去,不时想起什么,立即向身边的传令兵交代一番。

    “电告野战军司令部,本旅今ri对别廖佐夫卡敌阵地的攻击几乎得手,各突击营已进至敌第三线防御阵地,却因敌增援部队突然出现在本旅侧翼而不得不放弃对敌核心阵地之攻击,功败垂成,不胜遗憾。侦察表明,现本旅当面之敌为西伯利亚第三师全部及两个骑兵团,兵力较本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