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五章 额尔古纳暴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五章 额尔古纳暴风 (第2/3页)

个一线野战军,这主要是因为俄军在第一野战军当面前沿并未构筑坚强的要塞防线之故,而赤塔要塞和乌兰乌德要塞距离边境都有两三百公里,第一军当面的俄西伯利亚第三军为减少损失,主动向赤塔逐次后退,向西伯利亚第四军靠拢,并期望能得到正不断壮大中的西伯利亚第三集团军的支援――俄军正不断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向远东集结,自9月7ri起,每天都至少有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抵达或通过赤塔,战争爆发后两星期,这一数目翻了一番。

    无论如何,第一野战军在作战初期的确一帆风顺,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相对东北方面军的其他几个野战军而言。

    9月9ri当天,第2骑兵旅的第4骑兵团作为全军先锋,在第1步兵师前方展开,首先越过边境,摧毁了几个俄军哨所,随后向满洲里西北15公里外的外贝加尔斯克村前进。

    秋风起,凉意浅浅,微黄的草原上散布着正在凋谢的野花,花瓣渐散,花枝愈枯。天sè暗,灰云低低,墨绿的松林犹如镶嵌在黄地毯上的一块块孔雀石,在草原周围黯淡,在河岸两边肃立。

    浅水才能没马蹄,小河蜿蜒,从树林深处出,带着被马蹄搅浑的黄水,向草原深处去。

    青sè制服,灰sè披风,镶嵌金sè龙徽的绿军帽,黄牛皮镶铜套鞘的马刀悬于腰间,可单手上膛的短管步枪斜挂背后,腰带上系着子弹盒,马鞍边系着水壶和干粮袋,马鞍后系着马被和雨衣,一匹由军马场专门饲养的战马――这些就是一名帝国国防军骑兵在战场上的标准配备。

    一人,一马,一骑,十骑,百骑,十分钟内,上千名排成四列纵队的骑兵淌过了一条横在路前的小河,转眼又消失在一片树林后,只留下被踩成一片烂泥的河岸,以及一线浑黄的河水。

    第4骑兵团团长刘扬波中校,一名三十出头的高大男子,国字脸,酒糟鼻,宽额高眉,颧骨高耸,浓须覆腮,毛发如针,目若铜铃,耳似佛陀,以凶悍闻名。甲午战时在禁卫第二师直属骑兵团服役,第一次中和战役时随团队杀入乃木希典的明治尽忠队中一番砍杀,独取首级六枚,又左手手臂八条,因功晋升下士;关原会战时在向蓝的混成第一骑兵旅麾下,随团队从敌关原市街阵地背后突入,促成敌第二师团总崩溃, 刘扬波在此战中策马踩死了敌第二师团师团长山口国正中将,因战功卓著,战后得以保送军校,遂得以走上军官之路。此时,刘扬波正轻举缰绳,与团部主任参谋罗剑秋少校并辔而行,在他们前方四五百米外,第一骑兵营的一个连正展开成疏散的横队搜索前进。

    “罗参谋,第一次上战场吧。”

    刘扬波望着前方稀疏的马屁股,对罗剑秋说道,下意识地按了按腰间鲨鱼皮镶银鞘的马刀。

    “是,下官晚出生几年,无缘甲午之战,实在遗憾。”

    罗剑秋说道,不住左顾右盼,观察四周的地势。

    “人总有第一次,是吧,想当年我初上战场,倒也有些怯阵,总不肯冲在最前,后来终究想明白了,不管你想不想死,不小心一个炮子过来,大家都得死,与其死在人后,不如死在人前,干脆冲在最前面,多杀几个敌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了,杀三个的话死也该瞑目了……老子在中和一下砍了六个脑袋……”

    “团长说得是……”

    罗剑秋频频点头道,并没有把刘扬波的话放在心上,他认为参谋的职责并不在于认真倾听与作战无关的东西,他正在核对地形,以确认部队是否正按计划中的路线行进。

    一阵短促的枪声,打断了刘扬波的怀旧演讲,刘扬波忙举起右手,下令道:“全体停止前进!”

    “全体停止前进!”

    一连串同样的命令从各营长、连长的口中迭次吐出,长蛇般的骑兵纵队相继凝固,冻结在原地。

    先头连的传令兵策马奔来,在马上挺身敬礼道:“报告团长!一营一连与一队二十名以上的俄国骑兵遭遇,对方开火后便逃到东边那座林子后边去了,我连无一损伤,我们连长恐怕敌人有诈,不敢擅作决定,还请团长指示。”

    “是巡逻队。”

    罗剑秋道。

    刘扬波点点头,对传令兵道:“回去告诉你们连长,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出击,让他派一小队人去那座林子里搜索一下,连队主力绕过林子继续前进,如果遇到小股敌人拦阻,可以火力驱逐之。”

    传令兵遵令而去。

    “过了那片林子就可以看到村子了……团长,要不要在纵队两翼各展开一个连队以作侧卫?”

    罗剑秋建议道,他觉得附近的几片林子太过茂密,非常适合隐藏伏兵。

    “不必了,敌人敢从侧面攻击的话,必定有他们好看的。”

    刘扬波此番话却也不无道理,第4骑兵团编制1600多人,重装备包括6门57毫米轻型骑兵野炮和3门80毫米迫击炮、3挺重机枪和6挺轻机枪,其火力足以有效压制与其同等规模的俄军骑步兵部队,当骑兵团呈纵队行进时,若敌方从侧面来袭,则纵队中那些马拉的骑兵野炮和架在双轮小车上的轻重机枪只需稍稍转向即可开火迎击敌军,而纵队中的战斗骑兵也只需调转马头便可列成四排的横队,以密集而连绵的步枪火力shè击对方或转入白刃冲锋。

    这天,果然没有任何俄军从侧面袭扰第4骑兵团,倒不是俄军的确知晓以上情况,而是驻守外贝加尔斯克村的俄军边境支队仅有一个半步兵营和1个骑兵连、1个炮兵连,配炮8门,机枪3挺,俄军指挥官鲍塞里耶中校受命以这千把人的部队在外贝加尔斯克阻击华军第一步兵师至少两天,以掩护主力部队进行战略运动(其实就是退却)。

    在鲍塞里耶看来,他这一千来人的部队除了依托外贝加尔斯克村周边的几处土坡掘壕固守外,再无其他出路,主动出击之类的冒险想法都应该滚进地狱里。于是边境支队的战士们加紧挖坑,到华军第4骑兵团的先头连出现在村子以南两公里外的大陆上时,鲍塞里耶的部队已经在紧扼村子南口的两处高坡上各挖出了三道近两米深的锯齿状战壕,并以交通壕相连,大炮则架设在土坡的最高点,每门大炮都有沙土掩体防护。

    第4骑兵团的先头连――第一营第一连――绕过村子西南的那片林子后,拐上了满洲里通到赤塔的大路,大路从外贝加尔斯克村直穿而过,所以这个村非得被“抹掉”不可。

    一排炮弹呼啸而来,在一连尖兵的前方二十到五十米范围内爆炸,一连被迫转头躲到了林子后面,俄军大炮朝着他们的马屁股猛轰一气,但没有伤到任何人。

    刘扬波接到一连报告后,与罗剑秋沿着林子边缘接近大路,在一株高大苍翠的衫木下以望远镜仔细观察俄军阵地。

    刘扬波看了一会,下意识地按着马刀说道:“看起来还行嘛,从正面突破的话……”

    “团长,我们的任务只是侦察而已吧。”

    罗剑秋提醒道,他感觉有点不妙,因为他从刘扬波的眼中发现了太过旺盛的斗志。

    “侦察的话,一个连就足够了,我们是全军的前卫,有必要的话,打上一仗也不无不可……”

    “现在似乎没这个必要吧。”

    刘扬波轻蔑地笑道:“罗参谋不会是害怕了吧。”

    罗剑秋也不反击,只淡淡说道:“赵司令官派我们团作前卫,主要是侦察敌情,并拦截对方骑兵,防止敌方骑兵对我军主力展开侦察,我们现在应该将部队展开,为全军构成骑兵幕……”

    “这个我知道,”刘扬波不快地说道,“骑兵自然有骑兵该做的事,但谁也没有规定骑兵只能做这些事,你放心,我不会让部队从正面冲击的……传令兵!”

    “在!”

    “传各营营长和炮连、机枪连连长来。”

    “遵命!”

    罗剑秋叹了口气,知道多说亦无用,便遂了刘扬波的意思。

    十分钟后,一连再次绕过那片小树林,拐上了大路,一直注意着大路上的俄军炮兵立即开火,一连慌忙又躲到树林后面,几分钟后,一连的骑兵们又排着疏散纵队冲上了大路,再次引出一阵俄军炮火来,骑兵们当然也很乖巧地再度躲入树林后。

    当一连把这一动作持续进行到第四次时,俄军指挥官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出一个哥萨克骑兵连在炮火掩护下向一连发起冲击,一连沿着林子边缘缓缓后撤,从俄国炮手的视线中渐渐消失了,哥萨克们追得兴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咋咋呼呼地冲了过来。

    当哥萨克们转过林子一角,赫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排密集的、冰冷的铁管。

    三个连的骑兵列成双排横队,在马上平举着7点92毫米骑枪向哥萨克们瞄准,在这些骑兵的两翼布置着2门57毫米骑兵炮和2挺马克沁重机枪,炮口和枪口中深藏着幽幽的暗。

    “放!”

    哥萨克们眼中立时溢满了夏夜银河一般璀璨的星光。

    两分钟内,一整个连的哥萨克骑手几乎全部坠马,青sè制服的华军骑兵停止了步枪排shè,抽出马刀冲上去,俘虏了三十四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