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yydai同人之中美商约 (第2/3页)
我们的军舰,带着中美两国友好的情谊,在鞭炮声中――中国人对本**舰入港特有的欢迎方式,也是中国人为了庆祝节ri或者喜事的小节目――开进了中国福建的马尾军港。水兵们下船后得到了英语服务,并住进了中国海军的专用住所休息(一个水兵评价说:“很清洁,可以洗热水澡,餐点也比较丰盛,和宾馆差不多。”)他们的军舰得到了补给,一艘锅炉坏掉的船只被送到马尾船厂维修,很快就修好了。维修费用便宜得惊人――“比我们菲律宾基地自己维修的成本低多了。”舰队司令这样评论道。
当我们在中国兴建的工厂开工之后,我们可以预见我们的财富通过中国这只能下金蛋的鸡稳定而迅速地增长。或许,我们的部分财富将来自通过中国对其他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的出口――中国先后对欧洲大陆各国门户的开放,为我们做到了我们通过武力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
这一切似乎都是对狡猾的英国人最大的嘲弄。
附:《中美友好合作条约草案》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七月外务部次官张志高草签换文,光绪二十年九月中国和美国分别签约。
一、中国和美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
1、两国zhèng fu公文对对方采用平等称呼。
美国以“中国(china)”作为对方唯一外交名称,外交文书中不再尊称“天朝”、“大清”等。中国以“美国(u.s.a.)”作为对方外交名称,不得称“夷”。
2、两国互派大使及领事。
两国在各自首都派常驻大使一名,随员人数根据双方对等原则,由两国友好(注:英文本没有“友好”一词)协商而定。
大使有权觐见对方国家元首。美国大使觐见中国皇帝,行鞠躬礼,称“陛下”(your majesty)。中国大使觐见美国总统,行握手礼,称“阁下”(your excellency)。(注:美国原要求 president sahib,被张志高愤怒拒绝,可惜国人没几个注意,一股脑狂骂他“美国人不用磕头”的“丧权辱国”。可怜的外交家!)
3、两国互设大使馆。
两国在各自首都提供长宽各不小于100公尺的土地面积,作为该国大使馆的馆址。该土地的迁徙费用由土地提供国承担,并承诺免费向大使馆提供水、电和煤气供应。该土地上大使馆的建设费用由大使派出国承担,但土地提供国应提供建筑方面的方便。
大使馆内部土地视为大使派出国领土。大使馆可拥有大使派出国武装人员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其人数上限由两国友好(注:英文本没有“友好”一词)协商而定。
4、两国互派领事,设领事馆。
两国经协商,按照对等原则,可在对方口岸及城市派驻领事一人及随员若干,建领事馆。土地提供国提供的领事馆土地的长宽均不小于30公尺,其他条款比照大使馆。
(在《细则》中规定,领事馆土地中心点距离该城市市zhèng fu所在地不得大于5000公尺;大使馆土地中心点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