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请帖 (第3/3页)
“啊?”卓昭节意外道,“我也不晓得,之前三表姐说孟小娘子是极傲气的人……但上回白姐姐出阁,也没见三表姐同孟小娘子拌嘴呀?怎么会?”
班氏道:“做‘女’郎的时候都是长辈捧着惯着,一个比一个爱掐尖儿,都是这么过来的……既然孟小娘没给灿娘帖子,那你就一个人吧,正好我也不打算解了灿娘的禁!”
“为什么呀?”卓昭节腻到她怀里,“我都解禁了,三表姐还不解?”
班氏哼道:“少来这套!”但被卓昭节摇了几下胳膊,到底松口道,“这是你二舅母的意思,你未来二表嫂的母丧是明年入夏时结束,当初说好了胡小娘母丧一守完就会过‘门’的,而白五郎预备明天秋闱上场尝试,假如能够中举,白家的意思是让灿娘后年开‘春’出阁,这样一来白五郎过来向你外祖父请教功课方便,二来将来入京赶考,正好让灿娘陪着他也好照料一二。”
卓昭节想着之前见到的游灿与白子静那难分难舍的模样不由抿嘴一笑,问道:“既然都要出阁了,为什么还要三表姐禁足?”
“虽然咱们家请得起绣娘,但新‘妇’过‘门’总要拿出点儿应景的东西罢?”班氏反问,“灿娘那‘性’.子,不拘着她,别说后年开‘春’出阁了,就是再等两年,她能绣个什么出来?”
卓昭节哑口无言,班氏已经挥手道:“辰光差不多了,你去罢。”
“哎!”卓昭节应了一声,站起身来,又想到了游炬的事,虽然赶着出‘门’,还是问了句,“二表哥……那孟远浩?”
班氏皱眉道:“这事情已经平息了,孟远浩那边也解释清楚,你见了孟家小娘子就当没有这回事,知道吗?”
“怎么平息的啊?”卓昭节好奇的问,前儿个送饭的婆子不是还说满城都在看游家的热闹?
“事情传了开去,雍城侯世子听见,主动叫人到公堂上佐了证,诬告的人都被打了扳子、赶出秣陵……”班氏道,“今儿你祖父、二舅舅还要领着你二表哥并六表弟过去亲自拜谢的——说起来你们也太不懂事了,纵然怕被责罚不敢告诉家里,好歹事后也使个人去‘门’上谢一谢呀?你们连这点‘私’房都没有?”
卓昭节惭愧道:“也是因为雍城侯世子一再说是小事,怕反而打扰……”
“雍城侯世子说是小事,那是他宽宏,你们这些傻子就这么当了真,那是糊涂!”班氏哼道,“这事要是传了出去,秣陵城上下才是真正看到个大笑话呢!翰林家的孙儿孙‘女’外孙‘女’,连街头巷尾的老妪都晓得的礼仪都不懂!所以我要你抄写《礼记》!如今你年纪半大不小还能推说一句小娘家年轻,受了惊吓有所疏忽,等你回了长安,你以为人人都会像家里人这样大度的容忍原宥你吗?你可知道这世上有多少人就因为一个不慎将好事‘弄’成了坏事、甚至变友为敌?尤其越是贵人越容易被得罪!”
见卓昭节垂头丧气,班氏又放缓了语气,“我不是埋怨你们错过了与雍城侯世子‘交’往的机会!咱们家也不是那等趋炎附势之人!但你们这回实在太过失礼了!你外祖父都有些没脸登世子的‘门’!”
卓昭节被训得再没了二话,只喏喏道:“我晓得错了。”
“去吧去吧。”班氏摆了摆手,“再耽搁,孟小娘怕要以为你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