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沙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七章 沙山 (第2/3页)

到脚边的沙子里有一撮红色,刚开始没在意,后来用脚后跟碾了碾发现挺坚硬的,便将沙子往旁边拾了拾,见里面露一出一个圆形的东西来,仔细一看,竟是一个陶罐。

    这个陶罐是底朝上倒扣在土里的,罐子底有一个方形小孔,用木塞子堵着。孔的周围歪歪扭扭刻着一些,孙彦一眼便识了出来,这是佉卢文!

    再一次看到这些文字,孙彦心里明显有些激动,更没想到这种远离遗址的地方会有掩埋的文物。

    他赶忙从包里拿出一把折叠铲,顺着陶罐的边缘往外铲土,不一会儿便从沙子里露出一个40厘米左右的红色陶罐,罐子拿不出来,因为罐身捆扎着很粗的麻绳,好像和沙子里的其他东西捆在一起。孙彦又拿铲子往旁边铲了几下,发现这罐子周围竟然还有四五个同样大小的陶罐,使劲往外扯了扯,根本拽不动,只能勉强将罐身扭正。而且罐子很沉,不知里面装了什么东西,罐口裹着一层厚厚的浸油抹布,凑近一闻有一股腥臭味。

    孙彦趴在地上瞅了瞅,发现这罐子上刻着一个夸张的人物像,头大身小,而且是个女人,身上穿着奇特的古代服饰,从面目特征上看好像不是亚洲人,目深鼻高,一头的卷发,脸部特意刻白,大眼一看更像是印欧人种。

    印欧人种?这是孙彦突然想到的一个词,记得以前偷看孙启翔的工作文案,一篇文章是关于楼兰民族的争议,上面就提到过楼兰人是“漂泊东方的印欧人古部落”,他们从遥远的古代就居住在楼兰了,这个民族虽然有属于自己的官方文字“佉卢文”,但他们使用的语言却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术界称作‘吐火罗语’,也可称为他们的方言。

    孙彦又移到罐子后面瞧了瞧,发现后面就全部是佉卢文了,个头就蚂蚁那么大,写的什么都看不清楚,索性就放弃了。

    接下来就是罐子里面的内容了。这么多罐子埋在这种鸟不拉屎的鬼地方,里面应该不会是腌咸菜。孙彦拿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