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岂有此理 (第2/3页)
意践踏法律的尊严。跟我们的副帅一样,语录不离手,背后下毒手,最后落得摔死在温都尔汗的可悲下场。”
此言一出,不少人倒吸一口气,后背发凉。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先看看李再,接着又转向市长,虽然无人说话,个个沉默不语,但人人萌发担忧的心绪,溢于言表。
“讲话不要上纲上线,就事论事。”市长打断王大海的话,提出要求,想化解俩人的隔阂。
“某些人首先搬出老黄历。”王大海不服气地表白个人意见。
“不要扯得太远。”市长进一步劝说,他要结束现场火药味很浓的激烈对话。
“某些人先扯远的,把错误的老黄历搬出来显摆,现在是改革开放年代,还在大谈株连九族,真是搬起石头,到底能砸到谁的脚。”王大海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乘胜追击,就着李再说出的观点,大作文章,矛头直指李再,如果要按老黄历,儿子犯法,老子还能稳坐钓鱼台,早就被赶下副市长的宝座,听候发落。
“你不要含糊其辞,谁搬起石头,又砸了谁的脚?”市长想探寻其中的谁是谁非。
“有人知道,如果真在那个年代,某些人还能稳稳当当地坐在其位,像个活菩萨似的。”王大海没有正面回答市长的疑问,接着反问,“请市长为民做主,恶人先告瞎状,王大海到底是不是不够资格。”
看样子,王大海够不够资格出国,是今天绕不过去的问题,必须要搞一个水落石出,市长想到刚到任时,曾对自己也对大家做过一个承诺,碰到问题,不推诿,不绕着走,解决问题不过夜。两眼现场转了一遍,没有发现公安部门的同志来参加仪式。
市长转向李再,问道:“你不能说老黄历,谈谈现在的政策是如何规定?”
“听说是刑满释放五年内,不准出国。”李再心虚地回答。
“当领导怎么能听说呢?”市长不高兴地说道,也是在间接地批评。
“市长,不要听某些人的一派胡言乱语。”王大海抓住有利时机,大胆地向市长汇报,“据我查阅政策法律,刑满释放人员,自从释放那一天开始,就有进出国门的自由,至于到哪个国家,有什么限制,那就另当别论。”
“那么五年又是怎么回事?”市长疑惑地问。
“这个是指,与当地司法部门有一个五年的帮教期,在五年内,如果再犯法,就属于累犯,必须加重判刑。”王大海看到市长的态度有所转变,想亲自了解,可能直接过问王大海出国的事,他立即高兴地回答。
“要看具体条款,今天公安没有来,有谁清楚,请提供给我。”市长知道大概意思,但必须要有法律文书,出国的事不是儿戏,每个人的出国护照必须报到省里的主管部门审批。
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没有一个人回答,不在其位,不谋其事,答不上来,理所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