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走为上计 (第2/3页)
得意地回答王大海。
决策的形势对王大海不利,他在沉默中,仔细地考虑,开发高档与国际接轨的商住房,从目前的滨江市情来看,刚才吴兵也赞成王大海的分析,百分之百的是前景暗淡,入不敷出,投资经营贪大求洋的项目,面子上好看,但是赚不到效益,看似帐面盈利,其实,时间一长,公司就被拖垮。如果刹车不及时,或是刹不住车,不能躲过市场不利的消极因素,公司可能有倒闭或是破产的危险。
在陷入僵局中,王大海没有流露出失望或是紧张的情绪,冷静地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保持着温文尔雅的微笑,处变不惊的举止,谈吐有度的语言。如果气急败坏,不但引起张老大的不高兴,也扰乱自己大脑中的正常思维,做出失去理性的判断。王大海想,张老大可以冒险,冒失败或输掉的风险,是拿他投入到滨江的资金为底线,如果全盘皆输,顶多全部投入打水漂。而德豪公司的情况,不能同日而语,失败不起,只能步步为赢,不能有半点闪失,因为有一千多号员工要端德豪的饭碗,还有他们的一家老小,那是关系到四到五千人的温饱问题。
就目前德豪公司老厂区的生产情况看,玻璃窑炉漏料问题已经修复,可以维持生产一年半载没有问题,有利于医药包装瓶向啤酒瓶包装的产品结构调整。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还不十分成熟和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暂缓一步开发老厂区的土地,但张老大从国外考察归来后满腔热情,通过刚才的表决情况看,即使欧阳傲雪站在王大海的一边,也无济于事,按照公司章程,在表决结果相等的情况下,最后滨江海一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张老大有机断处置权。
在紧要关头,王大海的思想坚定起来,虽然世间许多情形,是进是退,是突飞猛进还是循序渐进,难以说清。但王大海审时度势,张老大可以下这个赌注,而德豪公司不能答应。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既要保住张老大这棵大树,又要避免德豪公司陷入开发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以退为进更为妥当,也就是说,走为上,走得巧走得妙,既能保全德豪公司,又能保全与德豪公司相关的许多人与物。
唯一的办法只能王大海走开,怎样走?何时走?这里面的学问很大,必须要从容撤离,就显示出走为上计的高超本领。王大海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之时,脑海中翻腾起梦影找她京都的大学同学,帮助王大海插入到京都大学总裁mba班学习的事,入学手续已经办妥,王大海一方面考虑到巨额的学费,心里有点舍不得。另一方面没有时间去学习,张老大马上从国外考察归来,要到滨江商谈开发事宜,所以把学习一事搁浅下来。现在看来,不能马上进行开发,走为上计,到京都大学总裁班学习,是王大海以退为进的最好借口。
“怎么不说话?”张老大观察沉默不语的王大海,问。
“我没有什么可说的,老大的开发方案得到肯定。”王大海从沉思中回过神,立即回答。
“看上去,好像心事重重。”张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