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七章 临危受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七七章 临危受命 (第2/3页)

买的**。看到漂亮的瓶子,就想到里面装的保健品,货真价实。”王鹏深有感触地回答。

    对于曹爱国的提问,王鹏感同身受,他在没有开发保健品市场之前,头脑中也存在这样简单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才有深切的体会,输液销售,可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不能说一个病人,在痛苦**中,当护士给病人吊水输液的时候,病人无力地爬起来,或是让家人搀扶着,用有气无力的声音对护士说,且慢。必须等待病人,亲眼目睹一下,输液瓶上的商标,是否是中意的品牌。如果不是名牌产品,就拒绝输液,宁可躺在床上等死,也不让名不见经传的杂牌子的葡萄糖输到自己的血管里。其实,这种现象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病人无可奈何,没有那个闲情逸致,两眼一闭,只要等醒来的时候,身体感觉舒服一点就行,如果还不行,再吊上两瓶,医生说,病人的体内已经形成抗药性。很轻松,又在不经意间多销售两瓶输液。

    那么再想一想,人们喝一瓶保健品的过程,可以说,难乎其难,难于上青天。消费者从看到心动,从心动到准备去购买,再到掏出钞票,接着,到后来的连续消费,不可能做到像输液一样,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对于保健品来说,不但要给消费者,喝得有效实用,还要看到一个光洁漂亮的美貌外表。

    “分析得有道理,想从消费者口袋里掏出钱来,首先必须看着满意欢喜。”曹爱国被王鹏的分析打动,他情不自禁地回答。

    “一层薄薄的编织袋包装,怎么经得起放在露天折腾,风吹起尘,雨打灰尘,又成泥浆,个个瓶子成了大花脸,不讲还有人为的破坏以及杂物的污染,仅以此,就被判了死刑。”看曹爱国认识到保健品对包装瓶要求的重要性,王鹏加重语气,渲染露天堆放的危害性。

    “大花脸的瓶子,拿回去打酱油都嫌脏,不讲究的人,也得刷了又刷,洗干净以后才能用。”曹爱国完全赞同王鹏的说法,他生气地附和道。

    “瓶子堆在外面,最致命的伤害,是肉眼看不见,或是混在污染物中,我们的眼睛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有细菌、病毒、霉菌等,平时用手都不能去抓,只要手碰到瓶身,手上的微生物,就会黏附到玻璃瓶上,不断地繁衍生长。平常人去想一想都感觉到恐怖可怕。这样的瓶子,厂家不需要宣判死刑,就直接枪毙。”王鹏更加深入地剖析,露天堆放,产品将死无葬身之地。

    “那么不在露天堆放,这些微生物就不侵入吗?”曹爱国感到困惑,他接着问。

    “在生产线上,玻璃是经过1500度高温熔化,微生物没有办法生存,产成品经过包装,立即运送到制药厂,接触不到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在制药厂还必须经过紫外线杀菌,经检测玻璃瓶没有任何污染,保证天衣无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