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董事会议 (第2/3页)
放在迁厂发展上。”王大海想用工作分工来调动牛强的积极性。
“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当然主抓老厂这一块,要轻松一点。但是,不隐瞒董事长,我的心里打着小九九,目前好的经营形势,来之不易,我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相再折腾了,只想过点安稳日子。”牛强无奈地说。
“我们勒紧裤带,抓恢复,搞创新,解决了工资和吃饭,对于一千人的“家”来说,仅是稀饭咸菜而已,取得效益的支撑点,并不是高科技,而是勇气、激情和汗水,的确可以说是‘天道酬勤’。从长远来看,如果不发展,目前的安稳日子是保不住的。”王大海认真分析公司取得的阶段性的胜利,以及成败得失,严肃地提出居安思危的观点。
“市场竞争此起彼伏很正常,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整天搞得神经兮兮的。”牛强有点不冷静地说。
“输液瓶生产厂家已趋增势,国人是什么产品热销,就模仿什么,生产什么,一夜之间,市场上遍地都是这种产品,一窝蜂都想来抢这个金饭碗。我们想想看,市场比什么?价格和质量。价格依于规模,质量靠技术创新。我们必须创造机遇,再上规模,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的档次。当然,我们提醒自己,关键是上得快、上得稳,抢制高点。”王大海振振有词的反驳牛强的观点。
“迁厂,就像小孩爬楼梯--步步都坎呀。有许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会出现我们自己难以预料的困难。”牛强说。
“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值得去努力。我想,董事长分析得对,我们公司目前的状况,既不是汽车,也不是火车,而如一辆负重的自行车,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就会倒下。我支持迁厂发展。当年在围墙上打洞开店,也没有想到能走到今天开办工厂,只是凭着一身胆子干的。”杨民生看牛强半天都没有明确的态度,总在之乎者也,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牛总慎重考虑是对的,迁厂发展,对于德豪公司来说,这是一步较大的跳跃式发展,没有对市场的充分把握,没有对自己实力的自信,没有一种胆魄是难以想象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王大海也没有认为牛强态度消极,多一份从反面深思熟虑,会使公司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要少走弯路。
“低成本扩张怎么理解?”牛强在进一步追问。
“使产品的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从而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或更高的利润,成为行业中成本领先者的一种竞争战略。具体举例来说,在迁厂中,采用土地租用,大大降低购地费用,利用老厂区土地收益,建设厂房,添置必要的革新设备,既没有增加利息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规模,产量一上去,单位成本就大大的降低。还有节省下来的每年交纳的各种环保费用就有可观的数字。”看到牛强的态度有所转变,王大海心里很高兴,满怀激情地讲解低成本扩张发展战略。
“现在农民的土地都已经承包下去,从哪里能租到这么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