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天台 (第2/3页)
碧泉儿灿然一笑,眼眸明媚,她小手一翻,再向空中一抛,一艘迷你而精致的玉船迎风变大。
纵然是心如神铁的宁悠,第一次见到这般神奇的手段,也是一愣。
“可别小看这艘玉船,它可以在黄泉中横渡哦,嘻嘻。”碧泉儿冲着宁悠一笑,拉着宁悠上船。
宁悠正发愣怎么上去,脚掌已经离地,跟着碧泉儿飞了起来。
“这是?我在和鸟儿一样飞?”宁悠眼睛睁圆,距离地面越来越远,此时已经进入了玉船。
宁悠扒在玉船边缘,好奇地向下看,发现玉船正在升高,地面的事物越来越小,一块大石磨小成了芝麻。
碧泉儿见宁悠开心,笑嘻嘻地道:“像这样御器飞天没什么的,只要修为足够,道行达到百丈以上,皆可以做到。”
“百丈?”宁悠收回头,望向了碧泉儿,玉船已经飘摇到高空中,地上的宁家村变得只有巴掌大小,仿佛在倒映了蓝天白云的湖水中行舟。
碧泉儿掐诀,玉船笼罩在透明的光幕中,又有足够的动力飞向百米外的天台山,这才缓缓和宁悠说了起来。
“一个人的修为如何,实力大小,皆看道行高低。像我,修行了五年,道行已有二百三十丈。”
五年时间,道行有了二百多丈高,已是天才之流。
碧泉儿是黄泉门的巨擘送入天台山的,从外门弟子做起,有此成就足以自傲。若是在黄泉门当五年的圣女,恐怕她的道行还要更高。
玉船向天台山飞去,百里山脚,林木茂盛,一片树海,宁悠听得很认真。
“传说天地初开之时,诞生了一根灵柱,这根灵柱定下了修行体制,号称天台,登天台者,方能成仙。”
“是天台山吗?”宁悠指了指天台山,直入云霄,足有万丈,和传说一样,亘古长存了。
“不是,那天台山只不过是十几万年前,一个无上大帝从北海移来,仿照天台削成了这个样子,大帝留下了不朽传承,这才号称天台山。”碧泉儿说起天台山,小脸上升起一丝凝重。
天台山敢以天台为名,足以说明一切,是一位无上大帝开创的不朽道统,如今传承数十万年,一直鼎盛强大,不曾衰败。
十几万年,多少大教仙宗兴起和衰败,湮灭在历史长河,但天台山一直存在,底蕴深厚的可怕。
“真正的天台山可不是这样子的,让你瞧一下。”碧泉儿又嘻嘻一笑,伸出一根无瑕的玉指,在宁悠的额头轻轻一弹。
“给你开了灵眼,应该能瞧见了。”碧泉儿好似消耗了不少气力,笑了一声。
宁悠揉了揉眼睛,果真看到了。
“怎么好几个天台?”宁悠瞅东,东就有一个,瞅西,西边也有一个,他不管看哪里,好似都存在天台。
“准确来说,天台只有一个,可天台又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你看哪儿,哪儿都有。有太上长老推测,天台并不存在,也大能断定,天台确实存在,只是自太初至今,先民念想凝聚而成。”碧泉儿道,她自然也能看见天台。
“曾有大帝言,不过只言片语,但确定了天台的存在,并非念想,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天台......”宁悠不由心往神驰,他认准一个方向,仔细观看天台。
和天台山真的很像,同样的高大宏伟,一万八千丈,分成两种颜色,由两缕气旋转而成。
说是两缕气,这两缕气却巨大无比,乐读窝伟的山峰还要粗壮,倾倒下来能够压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