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防范于未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防范于未然 (第2/3页)

轴和磁悬浮?你刚才不是讲解了?你偏向采用高速轮轴技术。”秦国庆道。

    其实刚才在大厅时,楚江河的讲解,就是偏向高速轮轴这套方案,遭到秦成家的反对。

    但自始至终,老爷子没有赞同任何一种技术方案,也没有发表意见。

    “是的,我的确看好高速轮轴技术,因为我对磁悬浮技术,在大学的时候,有过研究。”秦舒淮道。

    “哦?”秦国庆露出一丝异色,不太相信道:“你也有研究?”

    “嗯,我在大学期间,读了不少外国关于磁悬浮技术的书籍,如果真要应用到我国铁路上,有很多弊端,刚才在大厅的时候,我没敢说。”秦舒淮认真道。

    为了给秦国庆打预防针,秦舒淮也豁出去了,只要胡编瞎造。

    九八年,国内对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性报告和文章极少,大部分都是国外的材料。

    “你说说看。”秦国庆正色道。

    常年在铁道部工作的秦国庆,对于近期敏之长老提出的疑问,高速铁路到底使用高速轮轴还是磁悬浮技术,也相当关注。

    因为缺少对这方面的了解,秦国庆只能从别人口中,大体的了解这两种技术。

    磁悬浮技术给人一种高大上感觉,毕竟现有的铁路,就是轮轴技术,反而对磁悬浮技术,更加懵懂。

    “首先,建设铁路,要考虑预算问题,经过我的研究和各种资料发现,同距离的铁路,才有磁悬浮技术建设,至少是高速轮轴的三倍!”

    磁悬浮列车,昂贵的价格,让人却步,海市的磁悬浮列车,要不是有敏之长老撑腰,未必能建成。

    也正是敏之长老的撑腰,才有了这条磁悬浮列车。

    共和国地大物博,铁路运输占据九成,尤其是旅客长距离的运输,需要建设无数的线路。

    如此昂贵的磁悬浮列车,缺少推广的价值。

    “造价这么高?”秦国庆皱眉。

    秦国庆虽然在铁道部某司,但磁悬浮列车的可行性研究还没出来,预算也没出来,这些东西他并不知道。

    现在国家每年拨付给铁道部修建铁路的钱,铁道部在银行的贷款也随之增加,但资金依然是有限的,和高铁快速发展事情的资金相比,相差太大!

    “对,造价高不好推广,这只是一方面。”秦舒淮继续道:“据我所知,磁悬浮技术,只能实现点对点运营。”

    点对点运营,就是一条直线,不能从一条钢轨行驶到另一条钢轨,限制了变轨。

    铁路运营繁重,列车经常换轨行驶,如果只是点对点运营,更加没有推广的意义。

    秦舒淮和秦国庆在书房内,谈了足足半个小时,秦舒淮基本上将可以说的都说了。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能让老秦家站在磁悬浮技术这一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