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63章 巴菲特的猜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63章 巴菲特的猜测 (第2/3页)



    为什么方舟集团……要赞助这次的奥运会?

    在尤伯罗思任主席后,奥运会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经费源。

    洛杉矶奥运会是1896年奥运会创办以来首次由民间承办的运动会,既无政府补贴,又不能增加纳税人负担,加之美国法律还禁止发行彩票,一切资金就都得自行筹措。尤伯罗思领导这个委员会白手起家。广开财源,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出售电视广播权和比赛门票;压缩各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不新盖奥林匹克村,租借加州两座大学宿舍供运动员、官员住宿;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等。

    这样,他们原本是准备将奥运会的成本压缩到5~8亿美元的。

    然而这个时候,方舟集团找上了门来。

    他们告诉奥运会:他们能够提供资金、提供足够的、富余的资金。

    他们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呢?

    巴菲特很奇怪。

    难道这并不是方舟的举措,而是因为……seele?

    可seele的目的又是什么?

    为什么“魂之座”要做这样的事情?

    方舟集团作为幕后的存在而推动着奥运,但是,在方舟的背后,却肯定有另外一个机构在推动这个几乎不盈利的行动。

    巴菲特有些不太明白。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巴菲特又想到了奥运会的革新之举。

    就比如每一位奥运会运动员都将得到的……个人终端。

    在奥运会期间,警察和运动员都会配备这样的个人终端。这种个人终端会直接与银行账号连接,运动员可以在有pos机的地方进行消费,还能够充当各种身份证明的工具。

    同时,保护伞公司将委派保镖和保安进行奥运村的安保。如果运动员感到自己不安全,也能够申请私人安保――而这则是免费的。

    巴菲特研究过方舟集团的盈利。

    但巴菲特发现,方舟集团的盈利,似乎有些奇怪。

    最早的时候,在电子产品这一块,方舟集团可以说是利润丰厚,他们甚至一度让ibm都感到头痛。

    但是自从70年代以来,方舟集团似乎就越来越不注重这方面的研究了。

    从他们的盈利状况来看,巴菲特惊愕的发现。他们的盈利,似乎还没有他们投入研究的零头那么多!

    当时巴菲特就很疑惑方舟公司究竟是如何成功的。

    ――当然,市场上的成功不算。他们用大量的科研投入和廉价产品,直接就让其他的厂商望而却步。如果将科研经费计入的话,方舟集团绝对是一个亏本亏到老家的玩意儿。

    但细数这20年来的发展,巴菲特发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几乎完全被方舟集团所改变了!

    手机让人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通讯。计算机的出现,让办公工作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互联网的诞生。更是彻彻底底的颠覆了人们过去的世界。

    此外,巴别塔工程、伊甸计划、月之眼计划等等,这些美国在20世纪最重要的几个大型工程。其背后都有方舟集团的影子。

    单单只是一个方舟集团,他们能够做到这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