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65章 雷纳德的疯狂思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65章 雷纳德的疯狂思想 (第2/3页)

出能够让人接收到信号的工具吧!

    而这个时候,属于纳米科技领域的碳纳米管,就进入了他的目光。

    雷纳德使用碳纳米管构建了一个碳纳米管神经键电路。

    在试验中,这个电路呈现出大脑基本构成单位神经元的机能。

    那个时候的雷纳德就觉得非常的惊奇,之后。便一直在进行这样的研究。

    计算机系统给了雷纳德很大的启发,他利用采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将电路设计与纳米技术结合在一起。以解决具备大脑机能这一复杂问题。

    碳纳米管是极小的碳分子结构,直径为铅笔尖的百万分之一。这些纳米管可用于电路,充当金属导体或半导体。

    ——当然。如果成为了化合物的钢化碳纳米管纤维的话,那导电性能就会消失。

    那个时候,雷纳德野心勃勃,突然而来的成就,让雷纳德不再满足于创造一个“脑接收器”,他这个时候在思考:能否构建一个电路,使其发挥神经元的作用?

    下一步就更为复杂。如何用这些电路构建一些结构来模仿拥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上有1万个神经键的大脑的机能呢?

    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雷纳德就在研究开发人工大脑的可能性。

    或许对于别人来说,真正开发出人工大脑甚至只是大脑的某个功能区域还需要几十年时间。

    但对于雷纳德、对于蜂巢实验室而言,却完全不一样。

    修复蛋白的存在,能够让他们在进行大脑研究的时候,同时保持生物体的活性。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自己想要的结果。

    不同的人工神经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何种表现,不同的神经对人体又意味着什么……

    这些。可以说都是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

    但,在人的一生中,人脑不断制造新的神经元,建立新的联系并调整适应。利用类似电路复制这一过程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雷纳德当时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在自己的孩子发生了意外之后。雷纳德抛弃了自己过去的想法和认识:或许,有更好的方法。

    并不需要进行完全的去除和替代。

    只要,能够延伸出一部分的功能,就可以了。

    能够替代人体的部分的功能、让人体变得更加强大,这就可以了。

    没错,雷纳德的疯狂思想,正是想要这么做。

    ——人造神经。

    对,人造神经系统。

    为此,雷纳德甚至找到了intel、微软、苹果和橘子公司……

    因为,他们那里正在研发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人脑的系统。

    在雷纳德看来,这似乎能够有借鉴的意义。

    这个计划,是凯瑟琳提出来的。

    就凯瑟琳额知道的,在21世纪的时候,ibm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研究,而且还成功了。

    ——ibm发明了世界上最大的人脑模拟计划“pass”,他们使用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二的超级计算机sequoia-blue-gene

    q和一个全新的低功耗计算机架构,终于模拟出了与人脑相当的5300亿个神经元和137万亿个神经突触,向着真正的“人工大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人脑也许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了,但同时它又十分节能。人类的大脑可以同时收集上千个感官信号,并对它们进行判断、分析,把具体的感知转化为抽象的概念,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学习、规划和创造。

    即便以21世纪的科技水平,建造与人类大脑复杂度相当的计算机,也需要将近100兆瓦的能量供应。

    而人类大脑进行这一切活动,只需要区区20瓦的功率就够了。

    如此巨大的能量消耗显然是不现实的。

    方曱舟集团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一套全新的思路。

    凯瑟琳很无良的就“拿来主义”了。

    “认知计算”。这一全新的领域凝聚了来自神经科学、纳米科技和超级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21世纪的时候,ibm使用的就是这样的计算模式,而凯瑟琳很干脆的,就“借鉴”了下来。

    神经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大脑之所以如此的节能,是因为它是由“事件驱动”的。

    简单的说,神经元、神经突触和轴突只在接收到感觉信号或者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时才会被激活,而其他时间它们是不消耗能量的。和它们相比。现在的电脑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方曱舟集团的工程师们受到这一原理的启发,开发出了一套新颖的计算架构和理论,并用它来模拟数目与人类大脑相当的神经元与神经突触。

    从生物学意义或者功能性上讲。这一成果并不是对大脑的准确模拟。虽然这套系统还无法进行任何传统意义上的感知、思考与概念形成等活动,但它却是向这一目标迈进的关键一步。

    用于扩展人体本身的大脑结构,这并不怎么有需求。

    或许……一个小小的芯片。就可以了。

    而雷纳德知道,在实验室里面,恰好就有这样的芯片。

    ——用碳纳米管制造的实验性质的处理系统。

    这种系统有着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