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人造树叶与能源发展 (第2/3页)
家,但是他们没看到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很多时候也都是模拟其他生物而来的,按照这些人的看法,人类就应该放弃这些科技,最好脱光光了去原始森林――不对,这些人会控诉人类居然进入森林去侵占野生动物的si人土地!
“我们可以把人造树叶卖给每家每户,这样他们甚至都可以不用电了。”
凯瑟琳望着眼前的这片硅晶树叶,虽然这玩意儿已经没有了作用,但是这片树叶,代表的是未来。
1972年,日本学者藤岛昭和他的导师共同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后来被奉为光催化概念的经典之作。由于这一化学过程模拟了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承载这一作用的树叶就此进入科学家的视野。
凯瑟琳这个人造树叶的技术,她觉得,可能也是参考了日本学者的那篇论文而得到的。
用砷化镓制成的叶子来分解水,释放的氢和氧产生电流。但砷化镓素有“半导体贵族”之称,虽然之前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用得上,但是要大规模生产的话,砷化镓的产量绝对更不上,而且说不定到时候都不够用了,用辩证法的观点,当供不应求的时候,产品就必然会涨价了。
所以凯瑟琳需要一种廉价的制造方法。
那个sfpv技术,给凯瑟琳带来了念想。
说起来,这种树叶在未来还算是一个热门,就算是中国,也有团队搞过人造树叶:这个团队用中国特有的植物――打碗碗花做实验,先找到自然叶子收获阳光的结构,再研制一种在功能上替代这种结构的化学物,制造出了人造树叶。
“我将一片叶子放入一瓶水中,拿着它走到阳光下,你就能看到氧气和氢气在冒泡。瓶中的水并不需要是纯净的,我们使用了海水进行实验,效果并没有衰减。”
这是写在报告上面的东西。
“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氢气的话,对我们而言,效果会更好……”
凯瑟琳嘀咕着。
新的太阳能电池板造价并不昂贵,但另一方面,却还有一个大大的开销,这部分开销在造价下降之后,就成为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个大头――它的大部分的开销都在于布线。
但人造叶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继续研究吧……”
凯瑟琳最后这么说着。
最后,凯瑟琳又看了一眼这份报告上面有关于太阳能的展望:“归根结底,我们所能得到的唯一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就是太阳。植物早就进化出这一功能,而且我们知道,从根本上说,在大规模推广利用方面来说,这是可行的……”
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氢能作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太阳能制氢技术从水这个氢的大仓库中分解出氢,使其作为能源应用于人类的生产过程。
产业化,必须要产业化!
就算现在价格很高,但是凯瑟琳这已经是打定了主意。
因为价格高而退缩,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原本的高科技才能够逐渐的普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