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怎样对付霍梅尼? (第2/3页)
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背部是巨大的北极熊苏联,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伊朗石油资源丰富’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伊朗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说白了,对方的经济的主要脉络,还是石油、还是能源。
除此之外呢……
核能……
“……这个就算了……”
就算别的东西凯瑟琳都能捧,但是原子能这东西,是绝对搞不了的。在美国的国内搞个私人反应堆玩玩也可以。但是如果放在国外、特别是放在无核国家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这就好像是现在的日本虽然是被美国罩着的。但如果日本敢开发核弹的话,日本绝对在第一时间,就会被自己的爸爸国给灭掉。
而且不仅仅只是这些而已,霍梅尼这家伙对国家的控制显然有一套。在他上台之后,伊朗的一些策略,就维护了他们国家的利益――但对凯瑟琳来说,却是让钻空子的地方少了不少。
在霍梅尼上台之后,伊朗政府对外资维持较多的限制,包括外资不得进入油气开发领域,外商独资企业不得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等。为防止外资垄断伊朗经济命脉,伊朗议会对外资控股49%以上的项目拥有最后的否决权。
也就是说,凯瑟琳相信进入伊朗贸易,可以!但是你必须要被对方给控制!
这可不是凯瑟琳所消的……
“……所以做生意的话,就定位在国家层面上好了……”
凯瑟琳按照自己从中国的经验,她决定不涉及伊朗内部的事情,而是在上一层次,和他们做国家生意。
“霍梅尼那个老不死的!”
凯瑟琳抱怨的怒吼了一句。
霍梅尼这家伙不仅仅是一个可恶的老家伙,而且对女性也很糟糕――就好像现在的伊朗非常开放,但是等到了霍梅尼上台之后,伊朗就开始越来越必了一样。
但是巴列维在台上,显然是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的。
巴列维在台上的时候,由于注重工业而忽视了农业,造成了农村的停滞,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找谋生之路。
曾任美国驻伊朗大使的沙利文写道:“他们来自必的农村并受过严格的绿教传统教育。他们来到西方化的现代城市。对违背他们的基本是非观念的事物看不惯。他们的收入虽然比他们有生以来所能期望的还要高得多,但各种开支也使他们非常不满。他们眼巴巴地望着为进行投机买卖建起来待价而沽的高楼大厦空着没人住,而自己却在德黑兰南部的贫民区‘几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他们看到政府官员和中产阶级乘坐有专职司机驾驶的奔驰牌轿车在城里来来往往,自己却因公共交通工具严重不足而不得不拼命挤车。他们的失望和不满是大量的,而能使他们感到宽慰的事情又实在太少了。他们当中许多人吸毒成瘾,许多人盲目地以流氓行为来发泄心中的怨恨。”
巴列维这家伙根本就不懂经济、不懂历史,他无法着眼于伊朗最底层民众的需求去改变,而霍梅尼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而改变的――而当年巴列维将霍梅尼赶出去的时候,民众的支持也起了不少作用。
“要是能把伊朗、能把中东弄乱就好了。让这些家伙们天天头痛去……”
凯瑟琳抱怨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