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无法阻止的发展 (第2/3页)
间的差距的区别。除了逆天的荧光光盘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光驱设备能够拥有这样的速度了。
――其实,凯瑟琳倒是想要发展固态硬盘来着,但是虽然那个不知名的舛冈富士雄――博士泪目中――创造出了flash芯片,但这种芯片至今为止,其容量才只有64kb,连数据磁带都没办法进行替代,完全不行……
凯瑟琳用着p系统上的0的浏览器在互联网上面遨游。
互联网的消息。也是凯瑟琳最喜欢看的,或许这些消息似乎没什么营养,但是凯瑟琳却能够将这些资料全部收入大脑的“书库”里面,说不定什么时候,里面的奇思妙想就能被凯瑟琳所应用起来,这是凯瑟琳的超强记忆力带来的优势。
在小时候,这个优势并不明显,特别在语言方面。而现在,这个神奇的能力,却帮助凯瑟琳方便的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只是可惜。凯瑟琳并不清楚,这究竟是不是更迭蛋白带来的作用――她总不可能将自己的脑子剖开吧?
“的确是快了很多,但是……我们没办法利用这硬盘上面的容量了吗?”
艾尔莎看着上面剩余的几十兆的容量,顿时觉得有些可惜――先要要想搞到几十兆的容量,那可是要数万美元的啊……
“放心,以后我们再也不会为了这几十兆的容量去发愁了,这是绝对的~”
凯瑟琳笑着对艾尔莎说着,可以看出,凯瑟琳的心情不错。
――那是当然的了,因为《死亡幻想》马上就要出来了。
“但是。如果我们的硬盘价格太低了,ib会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他们应该对我们的技术很忌惮吧?”
这是一个问题。
毕竟,这可是上百倍的差距啊,即便自己同样弄个几万美元一个硬盘,对ib而言,冲击力也是很大的。
“现在的话。1b的销售价大概是每b容量在100美元左右,但实际上,我们这边的成本,则是在50美元/兆左右。”
凯瑟琳喃喃的是老硬盘――也就是ib的技术的硬盘――的成本。
ib不是一般的心黑,价格直接翻番了不说,而且还装作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就生产成本而言,ib是绝对低于凯瑟琳这边的。
凯瑟琳估摸着,对于ib而言,这个成本,最多也就是在40美元/兆左右。
如果自己按照40美元计算的话,那1gb的容量,大概就是……4万美元了……
但实际上,1gb容量的硬盘,价格只有2000美元左右,巨磁阻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
世界上第一块硬盘是ib的system305,产于1956年,用于raa随机计算及控制存取方式存储数据←个硬盘需要50个直径为24英寸表面涂有磁浆的盘片♀个硬盘的容量仅为5b。
大概是因为蝴蝶效应,在1971年的时候,ib就推出了新一代的硬盘――ib3340存储系统。
3340使用了包括磁盘、读写头、取数臂在内的密封的ib3348“复合盘”(data-module♀个外挂的硬盘,有两个30b的储存单元,总容量是60b,用于一些研究和游戏制作的外挂硬盘系统,通常游戏制作者是一连买10台去搞设计的。
正因为3340的使用,让原本在几年前,1b容量,成本就要上万的硬盘,是比不了的。
现在的ib采用一种名叫erlin的技术生产硬盘,这种技术能使硬盘头更好地在盘片上索引。
而凯瑟琳也知道,如果不是自己干预的话,下一代的thin-film磁头就将在几年之后诞生――而这也意味着,巨磁阻也即将在数年之后被应用了。
凯瑟琳趁机抄了ib的老底。但对方偏偏这个时候毫不知情……
历史上第一块1gb容量的硬盘,是在1982年,日立发布的。日立在当时发布了全球首款容量超过1gb的硬盘♀就是容量为2gb的-8598硬盘♀块硬盘拥有10片14英寸盘片,两个读写磁头。
――但是。那是在没有巨磁阻的时候。
怎么来形容巨磁阻所带来的巨大的改变呢?
这么形容吧。
巨磁阻磁头从开始被大量应用于硬盘当中,从那时起,短短的10年时间里,硬盘的容量就从4g提升到了400g!
10年、一百倍的容量。
摩尔定律被爆得连渣渣都不剩!
――不过摩尔/埃德森定律也不是用于硬盘的……
巨磁阻本身的强力,让凯瑟琳很是纠结。
“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发展巨磁阻硬盘,我相信,大概或许只要十年的时间。我们就能够用上100gb以上的硬盘,而那个时候,ib就不算什么了……”
凯瑟琳描述着美好的未来……大概。
“但你给看看现在,ib如果和摩托罗拉联合起来了,我们的问题就大了。”
艾尔莎将问题说道了点子上。
凯瑟琳眉头就皱起来了。
是啊,如果ib和摩托罗拉联合起来了,那问题可不就来了么?
在凯瑟琳庞大的资金的支持下,凯瑟琳或许败不了。但是肯定会元气受损的。
ib在日本卧薪尝胆,从那里掠夺到了客观的资金,而摩托罗拉虽然伤筋痛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不过,合在一起也好,或许,这是一个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机会呢……凯瑟琳似乎想到了什么,便摆出了奇妙的笑容。”
“他们合作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艾尔莎还有些不解。
而凯瑟琳却是豪气了笑了起来:“敌人能够聚集在一起,然后我们一次性的将他们消灭,这不是很好嘛?”
“而且,实在不行了,我们也有办法嘛――”凯瑟琳故意拖长了音:“我们可以恶意收购!”
恶意收购,又称敌意收购。不过凯瑟琳更喜欢“恶意收购”这个词汇。
所谓恶意收购。就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