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月之眼” (第3/3页)
技,就绝对不是这样样子,而登月的话……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啊……”艾尔莎挠着头发:“就好像是感觉……嗯,感觉现在的科技,实在是太土气了……”
凯瑟琳猛点头:“对,就是这样,太土气了!”
不过美国的科技还好吧……
不知不觉中,凯瑟琳便想到了那个被人称之为“山寨”的土鳖大国,别名兔子,大名中国。
要说土鳖,似乎什么东西放在中国,那都是会变成土鳖的。
什么高科技一旦被对方山寨了出来,立马就会从金子变成白菜,然后还土里土气的。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人才了,毕竟,在现在可没有那么牛x的存在啊……
为什么中苏有了分歧“谈不拢”?中苏争夺的是话语权和领导权。
“艾尔莎,你认为第三个能够登上月球的国家,是哪个呢?”
凯瑟琳突然觉得有趣,便这样问了。
“第三个登月的话……日本?英国?法国?”
艾尔莎的猜测,凯瑟琳却每每摇头。
“那你说是什么?”
艾尔莎很奇怪。
“中国!”
凯瑟琳伸出了一根手指,然后斩钉截铁的说着。
“中国?”
“中国……”
一个声音出现在凯瑟琳前面,一个声音出现在凯瑟琳后面,前一个是艾尔莎,而后一个……
凯瑟琳转过头来,却是看到了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
“埃德森小姐,我的名字是德雷克,我将会带您进入地面控制中心。”
大事情完了,凯瑟琳便也能过去参观了。
“嗯,好。”
凯瑟琳本来就是为了看看所谓的“月基望远镜”而来的,但是既然这时候有人邀请自己,那凯瑟琳也不好拒绝。
“您刚才好像说……中国会登月?”
正走着,这个人却突然问着。
“嗯啊,除了中国还能有谁呢?”
凯瑟琳这样说着:“英国和法国……嗯,还有日本,虽然都不错,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登月的气魄,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凭借自己来登月,除了苏联和我们美国之外,就只有中国人也能够登月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时代苏联也登月了的话,就凯瑟琳那时候所知道的事情,也就是只有美国已经登月了,而中国正筹划登月的事情而已,更详细的内容,却是没有。
“您怎么会这么认为呢?”
而这时候,凯瑟琳并没有回答对方的对话,而是问道:“您知道
方红一号么?”
这个名叫德雷克的人便回答道:“当然知道,在几年前,正好是中国人发射了这颗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先生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按时间先后顺序,中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卫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卫星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卫星运行20天后,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
“那是即便是这样的话,还有日本和法国吧?英国虽然差一点,但是也有机会的。”
凯瑟琳已经看出来了,这家伙就是嘴硬。
明明一副很赞同的样子,嘴巴说出来的却是另一番话,你以为这是主角找小弟啊!
嗯……凯瑟琳这个时候,真的就是想要这么吐槽。
“……如果是中苏合作的话,这应该可以吧?但是我觉得中国人应该没有那个技术。”
艾尔莎显然是不相信了。
而凯瑟琳则是无所谓的耸耸肩。
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比中国和美国的关系、苏联和美国的关系,都要麻烦许多。
回过头来看现在的中苏之间的分歧,有没有可能通过对话和谈判得到解决呢?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同盟出现分歧的时候有一个谈判的平台,双方可以谈,最后化解危机。
其实中苏之间不是没有谈过,1958年赫鲁晓夫来中国,双方就在谈;1959年赫鲁晓夫又来,后来天字第三号人物和工贼也都去了,但都谈不拢。为什么?
因为双方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话语权和主导权的关系。
关键要看分歧在什么地方。
在来到了美国的这些日子,凯瑟琳基本明白,欧美之间的分歧本质上是双方利益的差异,或者说,是商业利益的关系。大资本家用他们的一套规则在玩。双方谈的是利益,利益最好谈了,利益可以分割,利益可以让渡,无非你多一点,我少一点,总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就好像是博弈,大家都在下国际象棋,这边就没什么了。
但是,中苏之间谈的不是这种规则内的利益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就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规则的问题。
这时候是什么情况?
苏联人想玩五子棋,而中国人想要玩围棋,这时候根本不是下棋的问题了,而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双方这时候根本就没得谈了。
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更要重了,不行啊,两盘棋,咱们做的地方不够了啊,这时候,他们便都是看对方不顺眼,想要pk一下。
而坐得远远的山姆大叔看着挤在一起的两人,便觉得有机可图,便带着棒棒糖,过来搞诱拐了。
总而言之,艾尔莎的妄想,那是根本不可能。
所以对于艾尔莎的看法,凯瑟琳只是轻笑。
“为什么中苏都不可能合作呢?”
看起来德雷克似乎和艾尔莎的想法差不多。
“因为大家的追求不同,而根本的意识也不同。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合作呢?”
“可是……在20年前的时候,苏联不是援助了中国很多么?”
德雷克问道。
“但是那可都还了啊,而且他们之间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之间的争论,可比我们之间大多了,我们之间还能够互相谈话,他们之间……嗯,除非其中一方倒下去才行……”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么。
只有死掉的老大哥,才是好的老大哥……
凯瑟琳并不认为安德罗波夫能够就苏联,因为安德罗波夫始终不能脱离现在的意识形态。苏联的分裂,实际上是整个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分离,是上面的人搞不定。
这只是时间的早晚的问题而已。
“我之所以认为中国能够第三个登月,是因为我去过中国,德雷克先生,我想,如果你能够去一趟中国的话,你也能够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也希望有那一天。”
双方之间的谈论,到此便结束了。
……
而这时候,凯瑟琳便回到了伊甸。
“现在就差第一学区的建设了吧?”
坐在车上,凯瑟琳看了看窗外。
“嗯,差不过就是这样。”
艾尔莎点头。
“那就好了。”
凯瑟琳很满意。
在中国的传闻是美国人的孩子,18岁就必须经济**,生活**,父母的形象是标准的中国式严父慈母,老鹰把不肯飞的幼雏硬推出巢那种。
而在美剧中,很多美国人的孩子**的比较早,很小就琢磨在麦当劳,咖啡店什么的打工,成年后和父母都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
但是看各种美国豪门子女的新闻啊,八卦啊,总统的姑娘啊,议长的儿子什么的,看着都挺大岁数了,还是和父母黏在一起,履历也是这个学校到那个学校,中间都没空闲的,都是好学校……
感觉很有差异吧?
但是这就是现实。
这就好像是现在的议员们都看中了学区是一样的。
穷人家孩纸又不需要用心培养(也没那资源)——你还指望他将来成为国会议员么?
美国阶级固化比很多人想象的严重,真正出身社会中下层能靠自己爬到上层的,那是少之又少。
虽然理论上说人人都能被选为总统,只是有从政经历的比没有的更适合治理国家,但是你见过有普通政府公务员去选总统还能选上的么?众议员总统有么?虽然州长和参众两院议员理论上也是谁都能当,但你见过艾迪墨菲那模子的底层黑人直接上台么?
在美国历史上,议员们很多都是传承了百年的家族,这便能够看出这一点,。在美国历史上,议员们很多都是传承了百年的家族,这便能够看出这一点,。在美国历史上,议员们很多都是传承了百年的家族,这便能够看出这一点,。
……
囧了个去的,没办法了,因为时间不够,所以只要三合一章节了,不过也是9k字,拆开正好……
!#
【本站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