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0章 代表团见闻(八) 宴会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40章 代表团见闻(八) 宴会上 (第2/3页)

 “是啊,的确是工业时代,但是我们的发展不会停止,我们会一天比一天更好。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尽管曾经在存在着失败和挫折,但是毛的时代是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这一结论是不可避免的。曾经长期被轻蔑为‘亚洲病夫’的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小于比利时工业规模的工业开始,在毛的时代结束时,却以世界上6个最大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现了。

    中国的国民收入在1952年到1978年的25年间增加了4倍,即从1952年的600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000亿元,而工业在增加的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人均国民收入指数(以不变价格计算)从1949年的100(1952年的160)增加到1957年的217和1978年的440。在毛的时代的最后20年间,而且连三年的经济灾难也估计在内,中国的国民收入在1957年至1975年期间翻了一番多――人均增加63%。

    做出这个调查的是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

    凯瑟琳觉得这句话的确很不错。

    “我相信中国有继续发展的潜能。”

    凯瑟琳便直接这样说着。

    而张先生也有些奇怪,因为好像还没有人直接和他谈过这件事情。

    “我觉得如果我们有一个机会能够坐下来好好的谈谈的话,这一点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张先生笑了一下:“是的,要是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就是了嘛。”

    “说起来,我听说中国有一个大庆油田?”

    凯瑟琳决定从“能源”这个关键词开始入手了。

    “对。”

    一说到大庆,张先生便一脸的自豪。

    大庆油田中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

    “大庆油田的诞生,使中国石油工业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就因为有了大庆,我们的能源才不会受制于人啊……”

    后面大概就是对方的感慨了。

    其实也的确是这样的,没有了大庆,中国在能源方面可是处处被动。更关键的问题在于,那个时候的中国可是四面楚歌的时候,四处都是敌人,想要进口都没有办法。

    1963年12月4日,新华社播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首次向世界宣告:“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石油工业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但是我不认为光是一个大庆石油就能够满足中国未来的发展要求。”

    凯瑟琳这样说着。

    这也是事实。

    在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还是石油出口国,但是到了两千年的时候,中国就成为了石油进口国了……

    “而且石油价格只会不断的上涨,这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凯瑟琳这样说着。

    “……哦?”

    张先生有些不了解了。

    “中国是一个大国,无论是从人口还是国土面积。所以中国对交通的寻求,在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大。同样的,对于石油的需求,也只会是越来越大。”

    对方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好像的确是这样的……

    “然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终有一天,我们将无油可用,物以稀为贵,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中国的能源必然还会被受制于人……”

    张先生有些忧虑,但好像事实的确是这样的。

    “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凯瑟琳在这里毫不犹豫的就引用了一下。

    因为是去年提出来的,所以凯瑟琳这里就不能说是“盗用”了,只能说是“引用”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贵方能够发展风电的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适合中国、也很符合中国的国情。”

    凯瑟琳直接将未来的历史说了出来。

    张先生并没有注意到无耻的凯瑟琳,他倒是对凯瑟琳的话很感兴趣。

    “风电?”

    “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凯瑟琳睁着眼睛说瞎话,现在选择风电的可不多。

    “原本学区也是准备采用风力发电的,但是我们考虑到噪音的影响,所以选择了另外的方式。但是如果是在中国的话,倒不会这样……这很适合于广大的农村……”

    “您认为这种能源系统很适合中国?”

    对方这样问道。

    “是的,不仅仅是这种风电,如果是太阳能的话,运用于西部也是不错的选择吧。中国有很多的农村和各类的聚居地,但是这些地方并不是如同美国有着这样方便的交通的,中国也有着美国没有的丘陵和山脉地形,在这边的话,想要运输煤炭依靠火电发电的话,似乎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吧?这时候,简单的、可以因地制宜的风电和太阳能不就是很好的选择了吗?”

    凯瑟琳这样回答着。

    “太阳能?”

    “呃――太阳能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的、来自太阳的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而我说的太阳能,是我们利用太阳直接进行发电的一种方法,环保无污染,而且简单方便。”

    “我注意到,美国人很喜欢谈环保。”

    张先生突然这么说了一句。

    “近几年来说,的确是这样的,因为美国的环境污染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