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8章 联合国的太空安全规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78章 联合国的太空安全规程 (第2/3页)

道,又称24小时轨道,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在惯性空间中的自转周期,也就是23小时56分4秒。且方向亦与之一致,卫星在每天同一时间的星下点轨迹相同。当轨道与赤道平面重合时叫做地球静止轨道,即卫星与地面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

    地球同步轨道是倾角为零的圆形地球同步轨道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因为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将始终位于赤道某地的上空,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的。这种轨道卫星的地面高度约为6万千米。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利用均布在地球赤道上的3颗这样的卫星就可以实现除南北极很小一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现在凯瑟琳的这三颗海事卫星就是因为这个的原理。

    根据新的决议规定,同步轨道作为对地球非常重要的一个轨道,并不允许类似于通讯卫星之类的产品发射到这个轨道上,因为这是“人类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联合国也暂时就同步轨道的卫星数量进行了初步的划分,现在规定最初的60颗卫星,除了联合国自己保留的10颗,其余的50颗卫星将有苏联和美国这两个阵营进行划分和制定,只不过到了这时候,双方谁都想要给自己多争取一个位置,所以依然争论不休。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静止卫星,在这卫星上的天线所辐射的电波,对地球的覆盖区域基本是稳定的,在这个覆盖区内,任何地球站之间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通信。因此,同步轨道静止卫星主要用于陆地固定通信,如电话通信、电视节目的转播等,但也用于海上移动通信,不过,它不象陆上蜂窝移动通信那样有那么多的基站,只有卫星是一座大的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依然设在岸上,海上移动终端之间(即船舶与船舶之间)的通信,需经卫星两跳后才能实现。

    例如,如果甲船需同乙船联系,那么,甲船将信号发至卫星,经卫星一跳到达岸站上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然后,岸站又将信号发至卫星,再经卫星一跳到达乙船。

    这也就是凯瑟琳的海事卫星的原理。

    理论上,地球同步轨道可以容纳的卫星数量是相当巨大的,但由于技术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使得卫星不能绝对的相对于地球静止,而且还要偏离地球同步轨道,为了防止卫星由于拥挤产生的意外事故――具体的说可能是碰撞,因为它们不是绝对静止的,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严重偏离原来的轨道――所以其实际数量就要大大降低了。

    美国也就是利用这个理由来提起这个决议的。

    他们原本预料苏联会拒绝这个提议,他们甚至已经做好了和对方打长期对抗的准备。

    但谁知道安德罗波夫打蛇随杆上,一下子咬住了这个决议。

    这是美国没有想到的。

    在经历了登月的成功之后,苏联到目前为止已经登月三次了,他们这个时候自信心爆棚,在这方面他们已经不害怕美国了。

    美国人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到了最后,双方就卫星数量的利益问题,这个时候已经是纠缠不休了。

    而其他的国家,这个时候大多都是在旁边打酱油看热闹,虽然英法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