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战场绞肉机 (第2/3页)
个人的阅历深浅与年龄不一定成正比,正如那些偏远山村里活了、七十岁的老者,未必有在北上广高的青葱少年们阅历丰富,阅历深浅与否跟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大,只与他所经历的光怪陆离的事件数量多寡息息相关。
万千古怪的念头在脑海狂奔而过,罗正道无奈地晃了晃脑袋,像是要把杂念排除干净似的,稍后他作出了决定,开口说道:
“铁甲舰分队火力压制港口,其他战列舰待在二线等待命令,航母部队继续隐蔽待机。”
“是的,伯爵大人。”
火炮的口径越大,射程和威力也就会随之倍增,射速就难免变得更为迟缓,这是一道无解难题。正如你不能要求一个人身轻如燕堪比刘翔,又力大如牛好似泰森,这两者本身就是互为矛盾的吧!
旧世界的海军舰炮在二战后,走上了不再单纯追求增大口径的发展路线,既然有了飞机和导弹这些新式武器装备,传统舰炮对决已经彻底走进历史图卷,除了那些入门级的军迷会时常遐想一下日德兰式的战列舰大对决,旧世界的海军早就没兴趣钻研什么线性炮击战术了。地位边缘化舰炮在后工业时代也确实算不上主战兵器,较为常见的美式127mm和苏式130mm舰炮,尽管口径不算大,射速却能达到每分钟数十发,精度和射程也远远超过了二战时期的舰炮。
这些速射炮兼顾了对海与防空需求,比起装填瞄准几分钟时间才能打一轮齐射的旧式大舰巨炮,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不过具体到新世界的现实情况,模仿这种跑偏了的技术路线那是在**裸地找死啊!
超视距打击和制空权理论之所以主宰着地球战场,精确制导的各种长程武器远隔千里之外取人性命,制空权一路延伸到制太空权和制电磁权,由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和侦察机构成的“眼睛”确保远程打击的“拳头”可以落在正确的位置上。处于这种透明化的战场环境,战舰的火炮沦为类似于人类盲肠的累赘,海军继续保留着它,原因无非是跟自动步枪保留刺刀一样,一来多少还有点用处,二来是念旧的军人们以可靠性和以防万一为借口,挽留自己忠实的老伙计。
新世界的自然环境对飞行器不大友好,地、火、水、风与以太、玛那,这大元素组成了新世界的基本架构,其最令穿越者挠头的成份莫过于后两者。
按照旧世界的科学理论,根本无从解释以太和玛那粒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玛那的存在,差不多把大部分飞行器在娘胎里就判了死刑。
尽管在大多数的时间里,玛那之风柔弱得好像人畜无害,可是一旦开始发威,那种强到破表的破坏力就是摧枯拉朽般的极大恐慌散布者。要知道,在新世界连巨龙这种彪悍到令旧世界各式飞行器相形见拙的飞行者都不敢漫无目的在七海之上翱翔,即便龙族有着坚不可摧的**和坚硬胜于钢铁的鳞甲,遭到永无休止的玛那之风摧残,匆忙间找不到避风港的巨龙们也只有给跪了的份。因而,旧世界的那些理论与技术不加修改地移植过来难免会水土不服,罗正道从开头就没敢大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