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尔虞我诈 (第2/3页)
在齐地打出了威风,他也得明白就算打赢了他积累的那点新军家底也要毁掉,内部的贵族可是要高兴了。”
“他也就是派人来吓一吓咱们,似乎咱们要是真的打,楚魏韩等都会出兵一样,到时候若能分掉宋地,如郑国事,那是对他最有利的。”
“他既要吓我们,我们也不能怕。”
“至于说我们要不要效仿当年费地事来谋宋国,我的意见还是之前那样不变不要如此。”
“宋地是个火药桶。吞在嘴里,我们也难受。”
“宋地处天下之中,天下定,宋必定。天下分,宋也未必分。所以关键在于将来的天下。而将来的天下,还是当初禽子那时的战略,先楚后中原。”
“我还是那句话,如果芈姓一族能够依靠数百大贵族、千余士人,管辖广袤的五千里土地,那么我们数万墨者为什么就不能?”
众人对此并不反对,这是一直以来的既定战略,从未改变,一直在布局。
适的意思很明显,宋国内乱的话,赢得也是当地的百姓,只要外国不干涉,墨家就无需干涉。
一大堆的墨者,一大堆的亲近墨者的人,一群渴求土地的农夫,一大群发达起来的工商业者,因为失地而大量涌入城邑的流民,还有一些转变了身份的旧贵族,以及一些想要借助民众之力除掉其余贵族的大野心家。
只要都不干涉……泗上这边贷点款、送点枪、派点志愿人员,宋国的新政府肯定还是亲墨家的,而且想要借助民众的力量,就不得不放开一些对民众的束缚,而民众越强,对将来也就越有利。
再者宋国处在天下之中,到现在还没亡国,那已经是奇迹了。天下将来安定,宋国肯定是最先平定的,而且是最没有可能独立的,所以现在完全不需要效仿当年费国事直接出兵,而是保持宋国亲近墨家进行适当的变革就是最有利的。
将来楚国的事一定,宋国不说是传檄而定,也差不多。
修缮的道路、发达的水运,大量亲近墨家的群众基础,真要到那一天,只怕各国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结束了。
下首右侧的一人道“既是这样,我看就可以先晾一晾熊疑的使者。秦人也要派人来,到时候大张旗鼓的迎接一下,做给熊疑看,也做给魏击看。”
“赢师隙当年菏泽会盟的时候,不提前通知我们,等事后宣告他们有了火药和燧石枪,使得魏韩都以为我们和秦人已经结盟,借我们之力,稳定西河边境,向西拓展。”
“今日我们也该让秦人还回来。秦人肯定希望我们和楚魏韩围绕着宋地打起来,中原越乱,秦地越安。胜绰吴起等人,都是善谋之辈,定会学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事。”
“他既想做渔翁,便是钓鱼还需要鱼饵呢,总要拿出点什么。”
“所以我们便要对楚谈诛不义;对秦谈非攻。对楚逞强、对秦谈难处。”
简便一说,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
秦国肯定是希望中原乱起来的,不只是秦国,只怕赵国也巴不得中原乱起来。
可中原要乱起来,总得表示点什么。
和魏人合盟,魏人不信,秦人自己都不信。
墨家对着秦人大谈困难,处处都透露出不想打、想非攻和平、想安定、想通过会盟的方式解决宋国的事。
秦国就需要表态一下,至少要立场坚定地表示必然会支持墨家,可能在道义上不会表达支持民为神主的义,可是在合纵连横上肯定要做给墨家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