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文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文理 (第2/3页)

。”

    “既天志正确,那就应该秉持必胜之心,有传播天下之志,广播墨家学问才是。”

    众人也都点头称是,索卢参的归来,证明了天下足够大,也让此时中土的天下观需要发生一些变化。

    不过关于索卢参的去向,在他归来之前便已经讨论过。

    适见索卢参这样说,笑道:“你和大家想的差不多。你的去向,大家研究了一下……”

    “嗯,彭城如今要建立一所成均,由你任文科之长如何?”

    成均,极为大学的古称,而且还是传闻五帝时代的古称。

    《春官、大司乐》有记载,五帝之时,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这时候周天子的官办大学叫“上痒”,取成均之名,也是为了绕开不必要的麻烦。虽说周天子现在威望全无,晋地三分、田氏代齐,可有些不必要的麻烦暂时还无必要。

    索卢参一听便知道成均是什么意思,如今墨家的学堂之中传授的学识极多,可之前的最高学府并未有具体的名称。

    他只是不太明白这个“文”,是什么意思。

    他当然认识文这个字,但是此时的文,有着很多的含义。

    一旁的禽滑厘就给索卢参解释了一番,从个人情理上,禽滑厘终究是索卢参的夫子,这不涉及到墨家的道义,所以由禽滑厘来解释最为合适。

    文理的本意,其实很相似。

    文的意思,是纹身、草木上的花纹之类的“纹”,种种后续的意思都是引申义。

    而理既是王字旁,也和玉有关,本身的意义是玉石内部的花纹、树木的年轮疖子之类的内部花纹。

    一内一外,正合阴阳,引申出来的意思都是事物的内涵、原理、走向等等。

    用在此处,这成均之中分为文理,也就是借用了引申义。

    文,研究的是历史、山川、人物、风情、文章。

    理,研究的是事物内部的原理、本源。

    索卢参很容易就听懂了其中的意思,念叨着文理之分,若有所思,问道:“既我为这文科之长,也正好,我可以将带回的那些书籍翻译,讲诉给学生。”

    适摇摇头道:“不只是讲诉。既然文本身就是纹理之意,还要讲清楚其中的道理。要按照墨家的道义和乐土之说,解释一些东西。这些书籍的编纂嘛,你也要参与负责。”

    “再一个,既然你从极西之地归来,带回的文章书籍都需要翻译,也不妨多传授一些弟子,专门学习希腊文、波斯文。将来以作行理。”

    行理,就是此时外交官的意思。

    《昭公十三年》曾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后来由外交官之意的行理,引申为出远门携带的衣物用品,便有了行李之词。

    建立成均的想法,早在索卢参归来之前就获得了一致的通过。

    一则是墨家的道义,是要研究天志、事物的本源的,这也是墨家可以行于万世的根基。

    二则墨子本身就是一个喜好探究事物本质的人,光学八法、声音的传播、机械结构这些,都是墨子一生所学。

    三则就是这些年,墨家众人亲眼看到了学识带来的改变和其中蕴含的力量。

    以及最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