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个唐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个唐家 (第2/3页)

真地福身下拜,童声稚气地问候:“孝孺(孝婕)见过伯母,问伯母安!”

    吴氏眼中闪过一丝讶色,随即笑着伸手将两个孩子拉起来,摸摸阿福的脸,又抱了抱阿满,笑着赞道:“这么大点儿孩子就如此知礼……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教出来的……唉,我看着谁家谁家孩子都好,都比我那几个皮猴子强!”

    说着,吴氏一手牵了一个孩子,引着邱晨往里走去:“瞧我,一见两个孩子就啥也顾不得了,拦着你们在这里吹起冷风来了……走,咱们进去说话去!”

    吴氏身后跟着两个姿容秀丽的大丫头,还有一个二十多岁妇人装扮的女子,恭眉顺眼的,一直含着微微的笑,恭恭敬敬地跟在吴氏身后,想来就是唐知府的妾室文氏了。果真如陈氏说的,真是柔婉娇嫩的让人见之就禁不住地生出一股子怜惜之情来。

    吴氏一直没有介绍,邱晨也索性装糊涂,只当不知,接过阿满来自己牵着,和吴氏说笑着一路进了正院。

    进了正院正堂,陈氏和春香、玲儿上前替邱晨和福儿满儿去了斗篷手套帽子诸物,吴氏也去了斗篷,笑着招呼着邱晨往东侧里进去:“咱们也别拘着了,进里边暖和地坐着说话去。”

    邱晨很是随意,也很随和地带了吴氏一路进了东侧的起居间,随着吴氏在暖榻上落了座。阿福乖乖地在侧边的椅子上坐了,阿满则倚在了邱晨的怀里。

    吴氏一个眼色,一个大丫头托了一个托盘上来,吴氏取了一对赤金嵌宝的手镯,拉了阿满的小手给她戴在手腕上,又拿了一块水润碧透的碧玉双鱼佩给阿福挂在腰上,阿福拉着阿满重新行了礼拜谢了,吴氏拉着说笑夸奖了一回。

    正说着话,门口小丫头挑起帘子来通报道:“大小姐,大少爷二少爷来了!”

    声音未落,踢踢踏踏一阵快而不乱的脚步声就走进屋来,一路直进了东次间,邱晨迎着脚步声看过去,就见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穿一件牙白色满绣了丁香花的襦衫,下着樱桃红百褶裙,梳着双螺髻,身量尚未长足,身形单瘦,面容清秀灵透,特别是一双眼睛弯弯的含着期待和欢愉看过来,让人没办法不喜欢。

    后边跟着的两个男孩子,大的身着宝蓝直袍,小的穿一身大红直袍,都是容长脸,面容清秀。大的举止从容端庄,进门并不四处乱看,小的却歪着头从邱晨身上扫过,随即目光就关注在阿福身上,好奇地打量着。

    三个孩子不论好奇还是端庄,礼仪上显然教导的极好,即使打量也并不放肆,很快就收回目光,规规矩矩地上前给吴氏行礼问安。

    吴氏笑着道:“快见过你们杨婶婶!”

    邱晨还是第一次被人叫做婶婶,微微了一下,也就恢复了镇定,笑着起身拉住为首的大小姐,道:“别这么多礼了。”

    然后拉着唐大小姐的手,细细地打量着,转头对吴氏道:“我就稀罕这么大的小姑娘,水灵灵的跟花骨朵儿似的,怎么看怎么好看!”

    说着,接过陈氏送上来的一只金刚石镯子给唐大小姐唐兰芷戴在手腕上,又拿了两支琉璃小瓶儿递给唐兰芷,笑道:“这是婶娘自己淘弄的花露,沐浴、涂脸都行,你拿了去玩吧!”

    唐兰芷对金刚石镯子没怎么在意,倒是拿着两瓶花露两眼灿亮起来,看了又看,眉眼弯弯地曲膝谢了,又拿着小瓶子摩挲了片刻,直到吴氏笑着嗔怪:“看着孩子,就爱这些东西,一看到这些,就什么都顾不得了。”

    唐兰芷嘟嘟嘴,仍旧有些不舍地将花露交给身后的小丫头拿着,笑着挨到吴氏身边,蹭着吴氏的胳膊道:“娘,您教训女儿也等杨婶婶离开吧……”

    邱晨正从月桂手里接了两块歙砚递给唐家两位少爷闰辰和闰申,听到兰芷这话,忍不住地失笑起来。

    吴氏推推兰芷,对邱晨笑道:“看看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一副小孩儿脾气,想想我就愁得慌。”

    邱晨笑着道:“这是大小姐的福气,有大人和太太这样的父母……而且,大小姐性子活泼,这礼仪举止上可是一点儿不差,吴太太大可不必发愁!”

    吴太太笑着谦逊了一两句,话题转开,问起邱晨进疫区的事情来。

    这些话邱晨不知被问了几次,也说得熟了,只捡着略略说了一两句,笑道:“我所做的其实了了,主要是云大人、唐大人的全力支持,两个县的大人衙役们也都积极认真,任劳任怨,还有那些百姓们,甚至是那些病人,只要病情稍稍缓解一些,就帮着护理病情比较重的病人,再好些,就帮着做活……当时最主要的活计就是两个,一个是护理病人,另一个就是清理,清理各种污物、秽物,清洗衣物……这些东西一不小心就能传了病……那些人却没有一个人抱怨……相对于大人们和这些互相帮助的百姓们,我做的真是不值得什么。”

    邱晨说起那一段经历,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目光复杂的,有些感叹,有些敬佩,甚至有些怀念,却绝对没有害怕和恐惧。没有那种经历的人永远没办法体会,那种时时介乎于生死之间的感受,那种从死神手里夺下一条条人命的欢欣……又怎么可能不让人怀念!

    房间里很沉默,连最活跃的闰申都安静下来,虽然表情有些茫然。兰芷和闰辰大些,明显能够听明白一些,都是一脸又好奇又畏惧的表情。

    吴氏一脸震惊心悸,好一会儿才吐出一口气来:“不让你说,我们这些人虽然知道不容易,却真不知道这些……如今只是听听,都觉得浑身发冷,真不知道你当时怎么那么大勇气的。你就没想想两个孩子……”

    说到最后,吴氏的目光扫过懵懵懂懂的阿福阿满,一下子住了口。

    脸色缓了缓,笑着转了话题:“闰辰闰申,你们之前不是说没人玩儿的?怎么孝孺孝婕来了,你们倒不急了?”

    闰辰看了看小小的阿福阿满,明显的没什么兴趣,却也没说什么。闰申却还小,还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很有些不以为意道:“他们太小了……能玩什么?”

    吴氏飞快地扫了邱晨一眼,脸色一沉正要呵斥小儿子,却听到一个脆脆的小嗓子敞亮亮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闰申哥哥不知道么?”

    吴氏眼睛睁大了,很是讶异地看着阿满,又抬头看向邱晨,却见邱晨脸色不变,只是含笑看着,她也略略放松了神情,含笑看起孩子们的交锋来。

    闰申显然没想到阿满这么小小的居然能这么有力地反驳他,愣怔怔的好一会儿才撇嘴道:“难道我说的不对?你这么小懂什么?”

    阿满咕嘟着嘴儿,一脸严肃道:“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这些够不够?若是不够,论语够么?大学中庸我还没学完,够么?”

    这一溜儿书名说出来,不禁闰申呆愣了,连闰辰都神色郑重起来,坐直了身子,直直地盯着小小的胖胖的女孩儿掰着肉肉的手指头,一本书一本书的数落着,满眼的惊讶和怀疑。不过,在他看来,这么大点儿的小女孩儿,能说上这么多书名来已经不错了。他自诩功课极好,也是四岁才开始启蒙的……这个小姑娘看样子至多不过三岁!三岁小姑娘能学完三百千千,还学完了论语……怎么可能!谁信啊!

    显然,闰申也是这么想的,呆怔之后撇嘴道:“你说出书名来就算学完了?”

    阿满却毫不示弱,也不恼不火地,甚至还带着笑,道:“闰申哥哥是要考考我么?”

    闰申有些傻眼,他读书不如大哥刻苦,启蒙三年,三百千千倒是学完了,可四书五经却才刚开始学……他自己都不会,怎么考别人?

    “昔孟母,择邻处。”却是闰辰开口提了句三字经。

    “子不学,断机杼。”阿满毫不迟疑地脆声回答。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大道直如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