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过年了! (第3/3页)
老半天功夫,院子里的烤炉早就生好了火,木炭也烧的完全没了烟子,邱晨将铜盆盖上盖子,放进烤炉中,上面又加了一只陶盆保温。
看着时光,约摸着半个小时左右,一股浓郁的蛋奶香气渐渐弥散开来,邱晨垫着抹布把烤炉打开,蛋奶香气更浓,阿福阿满和玉强、栓子等人都跑了过来,一个个眼巴巴地守着,等着看邱晨做了什么好吃食。
铜盆被取了出来,稍稍晾了片刻,邱晨垫着抹布把盆盖儿打开,一股扑鼻的蛋奶浓香透着丝丝的甜味儿逸散开来,一群小馋猫儿顿时翕动着鼻子赞叹起来。
邱晨却没有多留意这香甜的味道,而是看着铜盆子里微微焦黄的蛋糕,蹙起了眉头。
铜盆中的东西放进去之前不到一半,如今烤出来之后,虽说稍稍涨了一点,却远没有达到邱晨的预期。不用尝,只看着这个体积变化,邱晨已经知道,这一次尝试失败了,蛋糕绝对不够松软。
孩子们倒是都不嫌弃,蛋糕切开后,一人一块,捧着吃的非常香甜,让邱晨的挫败感略略淡了一些。
一次试验下来,邱晨的胳膊几乎就举不起来了,再做试验,她自己动手是不成了,于是,将烤炉搬去前院,找秦义借了两个人帮忙,继续一次次地处尝试起来。
足足花了两天,试验了近二十次,邱晨才终于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香甜松软的蛋糕来。当然,这还只是蛋糕胚子,裱花还要制作出奶油来才成。
还好,之前她偶尔在府城卖得了一小桶黄油,有了黄油,又有羊奶,按照她记忆中的制作方法试验,倒是只有了两次,就做出了奶油,而且打发之后非常细腻坚挺,邱晨用手指挑了一点儿尝了尝,唔,味道也不错,香浓不腻。
不过,这一回邱晨没急着做裱花,她只把阿福阿满已经有点儿吃腻了的蛋糕片开,加上奶油,做成夹心蛋糕给孩子们吃。裱花么,还是等到阿满过生日的时候在做出来吧,不然就没有惊喜了!
折腾完蛋糕,时间也到了腊月二十八。
家里守孝,不需要贴对联贴窗花,也不需要挂灯笼,却并不限制美食。于是,邱晨就把所有的精力都转移到了美食的制作上。
这一天,大兴家的早就发好了几大盆白面,要蒸馒头、枣糕等许多面食出来,邱晨也拿出好几种果脯、蜜渍桂花、蜜渍玫瑰等,交给大兴家的,多做几样点心出来,过年也多几分甜蜜。
春日自己孵化的几只鸭子,因为喂得上心,饲料足,这会儿一个个肥的很,邱晨挑着公鸭子杀了一只,学着做烤鸭的办法,在鸭脚处切开一点点口子,将鸭皮吹涨,鸭肚子里填入香料,然后挂入烤炉中,用果木烘烤。
也不知是不是邱晨本身烤肉技艺高超的缘故,这一次试做烤鸭,居然一次就成功了。做出来的烤鸭真真是外酥里嫩,浓香满口,用大兴家的擀的薄饼放上甜酱、葱丝儿一卷,咬一口……口腔中浓香满溢的同时,她的鼻腔里中涌上一股浓浓的酸涩来。
上一次,她吃烤鸭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当初她嫌弃全聚德的烤鸭名声在外,其实手艺反而不如小胡同里的那家地道……
一只烤鸭片下来的肉也有限,邱晨也就只得了一卷儿,剩下的就被众人一人一卷儿分吃光了。
一卷儿烤鸭明显解不了馋虫,于是乎,大兴不得不被委以重任,临时跑去村子里养鸭子的人家购买,最后,搜罗了全村,买回来五只鸭子两只大鹅。奈何,大鹅个头太大,放不进烤炉中去,于是,邱晨又研究出了铁锅焅大鹅。毫不意外地,又得到了全家老小的一只赞叹!
如是这般,时间一滑就到了腊月二十九。
这一日,家家户户开始煮肉、炸果子、炸肉块儿、炸鸡块、炸丸子……做各种耐放又方便的半成品熟食。当然了,普通庄户人家讲究不起这些,能买上一斤肉几斤面包个饺子就算过年了。
今年,刘家岙绝大部分人家得了林家的济,或者采罗布麻和各种药材卖入林家,或到林家做工,差不多都有了存银,这些吃食不说挨个做上一遍,怎么的,也得给眼巴巴盼了一年的孩子们做上一样两样的解解馋。
于是,腊月二十九这一日,刘家岙的上空,似乎连云朵儿都沾染了各种食物的浓香,孩子们更是从家里拿出一两块好吃食来,舍不得在家里吃,拿到外边来,跟小伙伴们比着,看谁家做的吃食更好,更香!
林家周边的孩子们,却都不在自己家里。自从邱晨将精力转移到试制吃食上来,兰英家的、青山家的、二魁家的孩子们,就每日早早地来林家报到,然后加上大兴三家的孩子们,还有阿福阿满,跟着邱晨品尝一样样的美食。
二十八蒸馍馍,孩子们还跟着忙乎的不亦乐乎,二十九这一天,孩子们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等着炸货出锅,一样样品尝下来,孩子们的肚子早就吃的鼓了起来。
午饭,孩子们干脆也不上桌了,一人喝了一点点米汤,就再也吃不下了。邱晨就笑着撵着他们去后院屋里玩玩具去。
二十九下午,家里各处,特别是厨房里的活计都忙完了,连着忙碌了多少日的人们也累了,就烧了多多的热水,各自回房沐浴了,早早歇下了。
转天,到了除夕。
除夕也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各个屋子里的帐幔、床单、被褥之类,都换了新的。家里也从这一日开始,把祖先的牌位请出来,供到正堂上。
另外,除夕日还是把灶神请回来的日子。当然,供奉牌位、请灶神,仍旧只有家里的男人来做。
自从那日打猎回来,前后院吃饭就合在了一处。至于这些请祖先之类的活动,秦铮没有动静,邱晨也没有过问。
诸般祭祀祈祷活动,到黄昏时分就完成了,大兴家的带着青江家的、顺子家的忙碌了一天,加上邱晨也亲自动手制作的几道大菜,丰盛的年夜饭摆上了桌。
这一顿饭丰盛而隆重。林旭一大早就去了西院,年夜饭也在那边。
东院这边摆了三桌。邱晨带着阿福阿满两个孩子跟秦铮一桌,为了舒坦,干脆摆在了西里间的炕上。秦义秦礼八个人加上成子在饭厅里摆了一桌。邱晨也不用青杏玉凤伺候,撵着她们去了后座房中,那里专门给大兴三家摆了一桌子。
阿福阿满年纪小,白天跟孩子们玩了一天,吃饱了没一会儿就困了,邱晨扯了一床被子给他们盖了,就让他们在炕上睡了。
她则启了一坛女儿红,跟秦铮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慢慢喝着。
一坛酒两斤女儿红差不多喝完,秦铮眉眼越发柔和,邱晨脸上的笑意却越来越浓。
又给彼此倒了一杯酒,邱晨举杯,开口顿了顿,笑道:“……希望你长命百岁,平安顺遂,希望我财源广进,儿女成材,福寿安康!”
垂着眼,邱晨喝下杯中酒,却在心里默念,为我们两个,同样有家回不去的人,干杯!
撂了酒杯,青杏和玉凤也吃完了年夜晚回来伺候,邱晨让她们把残羹剩菜撤下去,沏了香茶上来,又送上几盘精美的自制点心、干果、水果上来,品茗说话。
两个人都喝了酒,却都只是微醺,微微地酒意,让人放松愉悦,却仍旧清醒着,不至于生出什么事来。
“听说你入伍的时候只有十几岁?”邱晨靠着大迎枕,放松着自己,睨着对面同样一派放松的秦铮问道。
“唔,十四岁未满!”秦铮淡淡地回答。
邱晨惊愕地挑起眉梢来,好半天才落下:“十三岁,初中还没……呃,和旭哥儿一般大?还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秦铮抬眼看过来,嘴角挑起一抹微微苦涩的笑来,摇摇头道:“英雄出少年?不过是被逼的没法子罢了!”
这句话完全出乎邱晨的意料,她从来没想过,名震南北,战功赫赫的靖北侯,居然说自己少年从军是‘被逼的没法子’!
秦铮看着她脸上的愕然,表情淡定,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她的反应:“刚到边疆军营的时候,即使有外祖铺好的底子,许多人仍旧不看好我,甚至觉得我也跟那些去军营寻取进身之路的勋贵子弟一样,跟着混两年军功,提个四五品的官阶,就寻一处外放,或者回京供职。那些将军们没人理睬我,兵丁们也根本不听我的指挥……虽然初入军营不过是个总旗职务,却仍旧寸步难行,连带着军士们操练都做不好……当时,我就是整个军营的笑话,士兵操练,那些四五品的将官们干脆把操练的事儿交给下头的总旗小旗,专门跑过来看我的笑话,看我手下的兵丁们搞出的种种洋相……”
邱晨脸上的愕然渐渐散去,却变成了凝重,静静地凝视着对面的男人,平静地诉说着那曾经屈辱的种种。
“那时,我只带了秦礼、秦义他们两个人,一个总旗五十六人,我只带了秦义秦礼两个,面对五十多个兵士,我向他们挑战:我们三个若是战胜不了你们五十多个,我立马辞职走人。若是我三个能够战胜你们五十多个,那么,从今往后,你们都得听我之命,违者,军法从事!”
十三岁的孩子,说少年都有些勉强,却要带着两名侍卫,挑战五十多个军汉……邱晨眼前几乎浮现出了那样一个场景,十三岁,身形还未张开的孩子,手中紧握一杆长枪,少年的个头还没有长枪高,却肩背平展,腰板儿挺直,微微仰着头,睨然而视着五十多个军汉,面色冷厉的没有一丝表情!
他,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忘记了怎么笑,开始抛开了种种任性和放松吧!
------题外话------
那啥,昨儿打猎把林旭和成子给落下了,已经修改过了,不影响情节发展,已经看过的亲们可以不再看……谢谢亲们的提醒和指正!
捂着脸,顶着锅盔爬走……
另,鱼鳞冻熬制的时候不需要加调料,冷成冻之后,再根据各人口味调制,就跟拌凉菜一样哈!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