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筹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五章 筹划 (第2/3页)



    四个孩子,蒸了一小盆蛋羹,又做了几张葱油饼,做了一锅萝卜丝虾皮汤,饭菜的香味儿弥散到屋内屋外的时候,里屋炕上的几个孩子也醒了。

    邱晨招呼着四个孩子穿衣起床,赶小羊一样赶着去洗了手脸,给阿满梳了小角角,一家人团团坐下吃饭。

    这时,刘三河挑着水进了门,邱晨招呼他坐下吃饭,不管怎样,赶上饭点儿进门,让一下是最起码的礼仪。既然刘三河如今做的有模有样,邱晨也不吝啬这么一点点最起码的尊重。

    “嘿嘿,谢谢林家娘子,我就不吃了……我吃过了!”刘三河笑嘻嘻说着,似乎怕邱晨不相信,还拍了拍肚子。只不过,他自己都管不住的眼睛却直往桌子上溜,漏了底儿。

    邱晨使了个眼色,林旭就卷了一张饼塞进刘三河的手里,刘三河嘿嘿地笑着接了,道声谢就站着吃起来,一张饼三两口地就吞了下去。

    搁下碗,邱晨起身喊上刘三河,指了指水缸旁边的一袋面粉让他扛了,她则抱了一沓毛边纸,带着四个小萝卜头儿一起出了门。昨晚忙乎的没能去三奶奶家送粮食,今儿看到刘三河了,她也就顺个便儿。

    到了三奶奶家,将毛边纸交给三奶奶,又把粮食的事儿说明了一番,三奶奶也是明白人,知道这是正理,也就不无谓地推辞,笑呵呵地接了,只转头叮嘱刘三河,以后好好干。虽然林家没给工钱,但每个月一百斤白面,也相当七八百文了,一般人家可给不了这么高的月钱。

    把这事儿交待了,邱晨又询问刘三河,自家另外一亩半夏田的耕作。据她所知,这个世界的种植物种和历史上的明朝差不多,夏粮就是小麦,秋粮则是以高粱、谷子为主,也有人种植大豆、绿豆等物,却没有大面积种植的。至于棉花因为品种未曾改良,产量小种植面积也小,从而导致棉布、棉纱价格高昂,精制的棉布丝甚至比丝绸的价格还高。

    刘三河看样子是考虑过这件事,邱晨一问,虽然仍旧嬉皮笑脸的,但回答却流利的很:“林家那块田,地面平整,不沙不黏,就是前两年粪肥用的少,肥力差了点儿,使足了肥,就是上等肥田。这样的肥田种什么都可以。嗯……我寻摸着,与其种高粱谷子之类的粗粮,不如种些芝麻。虽说那个产量低,但价格高,收益反而比种粮食更划算。”

    邱晨对这些事实在不懂,倒是三奶奶在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