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首映,到来 (第2/3页)
一来,整部电影的质量上,甚至比起1997年的那一部原版的泰坦尼克号,更加的精良了几分!
道具更加合理,不会再出现年代感不符合的道具。
剧情打磨得更加精细,一些原本稍微有些表现力不是很够的剧情也做得更好了。
主演的年龄,也挑选了更加年轻一点的演员,当然,样貌上还是比较像97年的扮演者凯特·温丝莱特,没办法,现在凯特·温丝莱特才不过13岁,演不来这么庞大的一部电影。
而卡梅隆选角,可不是随意挑选的,而是尽量挑选跟原本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比较像的演员来扮演。
并且,虽然年轻了一点,但是没有因为年轻而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因为年轻,整个剧情更加的合理。
从泰坦尼克号的剧情上来看,不管是杰克还是罗丝,两个人都是不够成熟的,年轻,冲动,也富有冒险精神,怎么看都从外貌上不是特别符合。
当然,太过年轻也肯定是不合适的,卡梅隆找到合适的演员之后,化妆术稍微老化了一下之后,一个更加形象生动的杰克和罗丝跃然纸上!
歌曲上面,李方诚想了想,还是没有拜托久石让帮忙制作这一首歌主题曲。
那首歌实在是太经典了,李方诚不想让这首歌消失在历史之中,于是《My Heart ill Go On》,也就是《我心永恒》的歌曲,李方诚还是通过柴崎川木,找到了席琳·迪翁。
没错,席琳·迪翁就在今年,正式加入了索尼唱片公司,成为索尼旗下的一个歌手。
1968年出生的席琳·迪翁,不过五岁,就有了生平第一次公开表演的经验,才是孩童的身份,就参加了当地所举办的一个法国传统歌谣大赛。
一直到了1980年,席琳·迪翁的母亲为她写了《Ce N'etait Qu'un Reve》,并将其录制成样带寄给经纪人Rene Angelil。在Rene的赞助下,席琳·迪翁灌录了第一张专辑。
1982年,席琳·迪翁参加东京举行的雅马哈世界歌唱大赛,夺得第一名。
1983年,席琳·迪翁发布首支法语单曲《D'amour Ou D'amite》。
1988年,席琳·迪翁赢得在都柏林举行的年度欧洲歌唱大赛首奖,自此签约索尼唱片公司。
一个天赋极高,又极其努力的歌手,年少成名,以索尼的眼光,当然不会放过。
所以李方诚倒也没花什么精力就找到了席琳·迪翁,于是,这首永恒的经典《My Heart ill Go On》再次录制了出来!
泰坦尼克号,这艘巨轮重现在了1988年!
这艘永不沉没的巨轮,从1912年开到了1988年!
这一次,李方诚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给所有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相比起大闹天宫,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其实不算多新颖,说起来,甚至有点老套。
为了寻找1912年在大西洋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和船上的珍贵财宝,也就是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寻宝探险家布洛克从沉船上打捞起一个锈迹斑斑的保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