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根基的破坏 (第3/3页)
第二代的成果一样也是斐然,最终销量高240万套,当时就已经造成了旷课请假旷工德国社会现象,而正是这一现象级的轰动,才让一个家员工人数不到50名的小会社,成功的加入了任天堂的第二方行列,在合同还没有到三年的时候,任天堂主动修改合同,赋予艾尼克斯和当时的任天堂六虎同等的最惠待遇,也就是把卡带的委托制造费,由原本的每盒1500到2000日元规定,直接下调到800日元一盒。
艾尼克斯,就是因为这样才成功的站立在第二方阵营!
想了想,李方诚把勇者斗恶龙3的名字划掉了。
经过一番折腾和酝酿,明天,更加完整的攻略,以及各种宝剑道具的获得方式的公布,甚至还有如何在半个小时快速通关的方法公布出去的话,那么,人气必然会再迎来一个新的高峰!
但是,这样是有代价的!
一波波的堆砌,把勇者斗恶龙不断的推向风口浪尖,短时间内,玩家当然能获得巨大的快感和愉悦感。
但是,这无疑也是在透支这款神作的生命力。
RPG游戏的一个巨大的魅力,就是在于探索。
探索人物与剧情的关系,探索人物以及道具的之间的联系。
探索未知的地图与隐藏的各种神奇物品。
各种剧情的挖掘,各种人物的收集,各种道具的获取,这些都是RPG游戏的魅力所在。
但是李方诚把这个原本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逐步探索个彻底的游戏,提前把所有的攻略,隐藏秘籍,甚至是BUG都给挖了个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短时间内玩家肯定会觉得特别刺激,特别的畅快,但是,一旦通关之后呢?
我们都知道,玩家千辛万苦,历经波折,最后通关游戏的成就感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满足感。
而现在,这一过程被加速了几十几百倍的时候,没有为了通关绞尽脑汁的苦苦探索,那么成就感就会无形之中,削弱无数倍!
造成的后果就是,觉得游戏没什么深刻的印象,印象,这个概念是说起来好像很含糊,但是实际上却决定了一款游戏能否成为经典的核心要素之一。
那些一提名字,就能引起人们无数回忆的游戏,哪一款不是经典?哪一款不是神作?
从70年代往后50年的时光中,出现的游戏没有没有千万也有几百万款各式各样的游戏,但是真正能让一个玩家记住的,寥寥无几。
在整个1988年里面,真正的,最强大的对手,不是超级马里奥,而是这部奠定了整个日国RPG绝对王者地位的国民游戏——勇者斗恶龙3:传说的终结。
哪怕今年超级马里奥3面世,却也无法竞争得过的一款游戏。
全年度的绝对销量之王和评价之王!
踩着任天堂的超级马里奥一头,问鼎王位!
这,就是真正的勇者斗恶龙3的威力!
很抱歉,数据出了一点差错,是全年的销量而不是首发的销量,已经调整过了,并且,艾尼克斯的社长现在还没有替换,应该是福岛康博而不是和田洋一,实在是抱歉,已经重新梳理过所有数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