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电影的画质 (第2/3页)
换为数码分辨率,65mm的胶片可以转换为6k-8k的分辨率,甚至更高,而70mm的,没有人知道极限在哪。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80年代,甚至60年代拍摄的电影,哪怕几十年后,甚至都能有超清版本,其实都是胶皮电影过去的。
如果真的按照目前最顶级的制作方式,不考虑放映问题的话。
目前最好的制作是胶片IMAX 3D的拍摄,跟传统的70毫米胶片影像尺寸为48.5毫米×22.1毫米相比,IMAX胶片的影像尺寸为69.6毫米×48.5毫米。
因此,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10倍、更是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这也使其在巨幕上投放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
所如果用IAMX拍摄,那清晰度来说,绝对是超越了所有人想象的高!
而哪怕40年后,能看到这个画质的人,都寥寥无几。
更不要说IMAX 3D的胶皮拍摄。
在电影界,甚至有的人把数码的IMAX 3D称之为伪3D,真正的3D则是IMAX立体影片的放映技术,IMAX3D使用两盘IMAX专用的70毫米胶片,一盘胶片对应一个眼睛,通过偏振过滤眼镜(被动式)或红外同步系统(主动式)配合电子眼镜以提供两个单独的图像。结合IMAX巨幕,IMAX3D能够产生逼真的全视野立体效果。
而到了后世21世界10年代初的时候,全华夏也不过剩下两块可以播放70mm胶片IMAX 3D版本的荧幕。
这个画质的可怕在于,眼前所见,即为真实!
如同你身在现场一般,一个屏幕的尺寸,甚至超过500平方米!
但是为什么几乎没什么人用这样的拍摄方式呢,一个是电影院担心成本的问题,一个放映IMAX的屏幕,造价起步都是在1000万美元以上,而存活周期却不过3年到5年的时间。
相当于平均每年花250万美元来维持一个屏幕,这样的高成本,没几个影厅敢尝试。
其次是胶片的保存,一旦使用IMAX的拍摄方式,播放的时候,因为胶片过重需要特定的起重机才能安装和放映,而每一秒钟,胶片就要带走1.7米长度,看完一部电影起码一卷长度1万米的胶片!而IMAX 3D,也相当于2万多米的胶片。
这是极度可怕的一个事情,一个不小心,划伤了那就成为了不可磨灭的损伤。
那为什么华夏的电影也是胶片拍摄,米国的电影也是胶片拍摄,但是在画质上又有明显的差别?
其实一个原因是胶片的尺寸问题,尺寸越大越清晰,还有一个问题,是电影底片和拷贝片的问题。
电影底片是指电影的原底片,是保存电影画面最原始的版本,并不用于电影院放映。
电影院放映的是正片,又叫拷贝片,原底片的画质,色彩饱和度,宽容度那肯定是超过电影拷贝片的几倍。那为什么不用电影院放映呢?只是因为电影原底片只有一个,就是最初拍摄剪片合成之后的那一个原始的胶片,如果拿这个放在放映机上来播放,很快磨损完了,那就会毁掉这一个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