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军 大阵 大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军 大阵 大战 (第2/3页)

就是按照这个排行当做名字,不过他们的父母和剩下的五个兄弟,都在饥荒之中死了。

    他们家也有几亩地的,可那几年是颗粒无收,这地也是距离水源不近,灌溉也是麻烦,即便是想要卖地给人。地主们都不要,而且王大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们那个村子还有邻村。从前地富户和地主也是全家的破产,境遇并不比他们强多少。

    官府没有丝毫的救济,渐渐的村里开始有饿死的人,有人想要出去逃荒,但悲哀就悲哀在,已经是饥饿到这样的地步,就逃荒也走不远,没有离开村子多久,就饿死了。

    这样的景象让人绝望。同村的有户人家在孩子饿死后。没有把孩子埋掉,而是吃了。实在是饿极,村子周围能吃地东西都被吃光了,但那家的两口子吃完之后,也是疯掉,跑出村子,死在了路边。

    王大当时和自己地弟弟说道,若是忍不住了就把他杀了,然后尽可能地走远,找个活路。

    接下来或许是他们的幸运,葛沟店在通往沂州的附近,又相对偏僻,被贩盐队看中作为一个中转站。

    那时候李孟的势力不过是莱州半府而已,贩盐队到各处要设置什么点,都是以置办产业的名义进行,这也是后来屯田田庄的雏形基础,既然来到当地,就要尽可能的笼络一批人手,当时山东各处都是的大灾。

    这种整村等死的情况不多见,却也不稀罕,贩盐队当时地能力,也只能是救自己能救地那些人。

    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王大王三兄弟两个有了口饭吃,不用饿死或是更凄惨地情景,按照地契算成了李孟的佃户。

    等到屯田田庄建立起来,王大王三也成了屯田户,后来又是被抽做了庄丁出身的士兵,他们两个这种无依无靠的光棍汉,胶州营一般是除却管饭的同时,按照老兵的三成来放军饷。

    这几年下来,兄弟两个还真是攒了笔小钱,胶州营之中的赏罚军功,屯田户庄丁出身的兵卒,在积累一定程度的军功之后,就可以成为平民身份,并且会在屯田田庄中有自己的一片土地。

    王大总是和王三念叨,说是要积累军功,让弟弟退伍回家,娶个老婆,给老王家传宗接代,要知道,胶州营退役的兵卒,在地方上可是抢手货,殷实人家可都是争先上门结亲的,而且你的产业在税赋各个方面都是有优惠。

    在胶州营之中,积攒军功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一来是胶州营的部队是各军轮战,二来是山东兵马一直是保持着某种低调,对外的征战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

    而且抽丁为兵,胶州营实行的相对较晚,王大、王三这一类的人加入胶州营的时机,以及他们新兵身份,都是很难有什么机会。

    不过王大和王三还是一直朝着积攒军功,然后一人退伍成家的目标努力,为了这个目标,王大还主动的报名成为火铳兵,并且主动要求在近战的时候,参与肉搏,这可是军功翻倍的。当然,战死的几率同样是增大。

    在长矛方队第一排的王三在战斗开始之前和之后,并没有什么害怕的,战场上的景象再怎么血腥,总觉得比起当日全村等死的那种惨象,要平和许多,王三竖立着长矛,按照鼓点的节奏缓步向前。

    每次战斗的时候,王大总是尽可能的站在自己弟弟的前面,王三看见自己的兄长,也会觉得特别的安心。

    火铳轰然响过,然后王三弯下腰双臂握着长矛,看着前面冲来流民士卒,王三不怕,反倒是隐隐有些兴奋,终于可以杀人。只要是杀死眼前的敌人,战斗结束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军功。

    等功劳积攒够了之后,自己可不能先走,小时候还记得爹娘说过,要是结婚成家都是从大到小,这机会就让自己的哥哥。

    身边身后都是同伴。王三的心不慌。手中地长矛刺出收回,面前的敌人只要是被刺中,立刻是惨叫着倒了下去,每刺死一个,王三心中就越的高兴一些,距离他们兄弟两个目标越来越近。

    长矛在平刺,但长矛的下面并不安宁,李、罗联军的前队步卒不能后退。因为身后的骑兵除却第二轮冲锋之外,还有督战队的功能。后退斩!!

    但官兵地长矛阵线。实在是太棘手了,拿着兵器冲到跟前,现自己要面对地是几根长矛,而且还是十几尺长的长度,根本够不着对方。

    匍匐着在长矛底下爬着向前的人越来越多,火铳兵们把火铳交给后队,抽出身上的刀剑,也是进入了长矛的底下。

    王三尽管专心的刺杀着面前的敌人,却也渐渐的有些分心。隔着几个人。同在一排地战友,突然间惨叫一声倒了下去。尽管后排的人立刻是补上,但人人知道敌人不光是来自对面,下面也有危险。

    临敌经验不足地王三更是有些紧张,被对面扑上了敌人差点砍断了矛杆,好在是身边地队友出手解救,即便是这样,王三还是忍不住看着身下,生怕有人冲过来。

    越怕什么就是越来什么,能看到一个一名流民的士卒拿着刀在地上飞快的爬了过来,王三心中惊慌,可也知道手中的长矛不能下刺,就连身后的同伴们都不能下刺,长矛兵的队形,为了长矛的施展,人和人之间也有空隙,为了让这样的空隙补充,必须要四排或是五排的长矛兵一起向前平举。

    如果有长矛斜下地刺杀,就会立刻有空当出现,若是有这样地情况出现,那可是违犯军纪的大罪。

    看着那人越来越接近自己,对方地刀反射着长矛缝隙透过的日光,眼看着就要到了自己的跟前,他的刀已经是举起来。

    这一刻王三闭上了眼睛,就在这一刻,听见身前一声惨叫,再低头一看,那名流民士卒已经被一名火铳兵扑到了一边,用刀抹了他的脖子,这名火铳兵很是敏捷,一个翻身,王三却看见了,这是自己的哥哥。

    “下面有你们的战友,你们的敌人在你的面前,平举长矛!不要低头!!”

    在阵列右端的营千总也是挥舞着斧枪在战斗,在战斗的间隙,他还是大声的吆喝着,让自己的部下不要分心。

    王大在长矛矛杆的下面进行所谓的“老鼠战”,大家都是匍匐和弯腰,不管是官兵还是贼兵,双方的动作都是迟缓和变形,但血腥和残酷比起头上的厮杀来说,甚至还有所过之。

    不是每个流民的士兵都能爬到长矛下面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方才那样靠的那么近,王大弓着腰,半蹲在地上盯着前面一名刚刚钻进来的流民士兵,他的脸上和身上全是鲜血,这都是他们同伴被刺杀之后的血迹。

    那流民也是见到了王大,他的手中拿着一根矛尖,不知道是削断胶州营士卒的,还是他自己的。

    两个人就这么迎面猫腰慢慢的靠近,那流民手中的短矛用的并不熟练,加上这个姿势,根本无法力,身体朝前一扑,手中的短矛猛力的刺了过来,这真是有死无生的刺杀,王大身体朝后一仰,做了个假动作。

    然后单脚用力,却到了那名流民的侧边,手中的短刀狠狠的刺入了对方的肋部,那流民扭动几下,立刻是动弹不了。

    短促力,又是这种环境,王大即便是久经训练也是有些疲惫,呼呼的喘了几口粗气,却突然想到要是按照军功的计算,今天自己已经杀了五个,加上自己弟弟今天第一线当先的功劳,军功差不多已经是积攒足了。

    给弟弟回家说个媳妇,饿死的爹娘和死去的兄弟亲戚们在天之灵肯定也要高兴,战场之上是不能用任何的松懈,王大猛然听到边上有劲风扑来,双脚一蹬。身体扭转,就要挥刀砍下去。

    出现在王大视野中的是个带着菜色地半大孩子,眼中带着绝望,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人,王大突然想起在青州快要饿死的时候,自己弟弟的模样,挥刀的手禁不住慢了半拍。被那个流民的刀刺进了胸膛。

    这半大孩子还没有抽出兵器。就被后面的几名火铳兵砍死,火铳兵们没有人去救助王大,现在是在战场,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杀人的状态,不能分心。

    王大躺在地上,感觉到浑身上下地力气都是顺着被刺入地地方流失了出去,他想要翻身回头看看自己的弟弟,但却怎么也做不了这个简单的动作。王大感觉到自己的意识渐渐的模糊,最后一刻他想要大喊告诉他弟弟些什么。

    可只是轻声吐出几个字眼“回家…成……“。这声音小的就好像是呢喃。在喊杀震天的战场上根本没有人能听到。三他现在只是看着自己面前的敌人,已经没有方才地那样心慌,他知道自己的哥哥在下面给自己阻拦着对方地地老鼠们,自己肯定是安全地。

    他不知道自己的哥哥就在前面战死了……

    李、罗联军派出的前队步卒,和胶州营步兵阵的厮杀已经是将近大半个时辰,流民的士卒不断的倒在胶州营的长矛刺杀下,也有人冲进了胶州营长矛阵列之中,毕竟是在战场上,总是有漏网之鱼。

    他们都觉得。只要是冲过前面六排长矛。冲进去就是自己大砍大杀的了,对方的长矛肯定是无法近战。但谁也没有想到,在长矛方队地内里,是七尺左右地双手短矛和斧枪,这种长度的武器更加地适合近战。

    在胶州营的步兵阵前,一具具尸体倒下,不断向前的流民士卒,却不只能是不断向前的,向前赴死。

    厚实的队伍原来越稀薄,这些闯军的老卒已经有人顶不住这个压力,开始转身朝着本队溃逃,但后面的那些轻骑却不允许任何一人后退。

    原本是彼此持平的方队阵列,此时两翼却已经是非常的靠前,若是半空中有飞鸟的话,肯定能看见下面的在前面交战的长矛方队变成了个凹陷的弧线,而实际上,所有的长矛方队都是向前推进了。

    但中军面对的,是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