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闽南少林(四) (第2/3页)
平浪静些那都是些借口而已,柳叶飞没有出过海并不知情大海的深浅。
路上遇到羽少后足利义满又开始了歪脑筋,和羽少的交谈中认知了羽少的满腹才学,对于兵法韬略也很有研究,虽然有纸上谈兵的嫌疑,可足利义满知道兵法韬略讲究的是灵活运用,羽少所知的才学足够自己好好研究一番了,既然武功没有学到,可得到些兵法韬略也不虚此行,日后必定能派上用场,羽少并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有那么大的威力,也从来没有用过,也没有何处去用,现在是天下太平,将军们都已经马放南山回家种地去了。可羽少就是喜欢排兵布阵的兵法韬略,时常感怀自己没能早生几年和蒙元大干一场。羽少的朋友大多是平民百姓,对于兵法韬略避而远之,两个铁哥们也只是在武林中打打闹闹,如何修习高强武功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对于千军万马的战场提不起那种兴致,羽少也很少和他们讨论兵法韬略,是属孤独无奈。所以遇见了足利义满后羽少觉着就是知己,足利义满的见解也是和羽少志趣相投,很有大将风度。所以羽少对足利义满在兵法韬略上毫不保留的滔滔不绝,也没又想到足利义满倒是很渴望得到羽少的胸中才学。
足利义满也看出了羽少也并非夸夸其谈,很多的兵法韬略有着自己的见解,这让足利义满意想不到的。如果真让羽少上了战场,必定是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物,有这样的见识和才学让足利义满认识到羽少必定出自将相之家,家学渊源必定有着中土的兵法韬略要义,所以足利义满想和羽少同行。羽少和足利义满交谈甚欢,也觉着和他同行求之不得。
足利义满的眼光是独到的,不但自己没有看走眼,在福鼎那坡脚道人也认为羽少是个人物,现在虽然年轻看起来还那么吊儿郎当的一副浪子模样,可人生不总是这样的。人是会变的,在机缘巧合下或者在惊天变故中说不定就会变成另外的人,变得连自己的都不认识自己了,人生在世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这些羽少根本还没法领略得到。现在的羽少还大可以讲些儒释道的精义,还可以为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也可以大谈快意人生,和足利义满一起指点江山,可足利义满已经步步为营的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了。
足利义满很快就得到惊喜了,一场误会后。再和春子的交谈中,知道了羽少不但胸有才学还身负绝世神功,足利义满并没有看到过羽少展露过武功,在分水关上喝倭寇周旋的时候只是一味的逃跑。可真没想到羽少的内力如此深厚,武功招式却不值一提,足利义满认为羽少一定还有修习内功的心法秘籍,有意的隐瞒武功。可也猜不透羽少这是为什么。可不管怎么样,破脚道人给的书确确实实的在沈冰的包裹里,先弄到这部奇书再说。
随着路越往难走就越是平坦了。沈冰粘着羽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马车上的春子更是没人打搅专心致志在描摹着金刚经里的一切,沈冰对这位善良温柔的春子姐很快放松了警惕,沈冰认为自己的包裹里虽然有很多值钱的东西,也有很多的银票,可沈冰也是知道春子这样身份的人绝看不上这点银票,一个幕府里的千金小姐什么没见过,整个东瀛的天下都是她们家的,区区一点银子春子绝不会看在眼里,除了药物和银票外,包裹里就是这么几本书,沈冰对武功一点皮毛也不懂,根本不知道武功秘籍的价值几许,而且只教了春子几天的汉子,哪能认识武功秘籍里难懂的字语,连自己也只是认识里面的字而已,至于那些练功法门的记载沈冰看来是无聊至极,所以沈冰只要看到春子没有把书拿出马车外,就随春子为所欲为的对照练字了。马车在平稳的路上,春子描摹的汉字也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
足利义满也不再沐浴更衣后才出客栈房门了,吃好饭后就挑灯夜读,粗略的看一遍自然难懂,足利义满在油灯下把春子忙碌一天的成果重新整理成册,把整理好的纸张仔仔细细的叠好,像沈冰一般用油纸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再把它放入马鞍之中,马鞍上让妹妹春子用牛皮缝补另一个口袋,里面装着的就是兵法韬略和武功秘籍,除了春子没有有发现足利义满的异常举动,他一到客栈第一件事就是解下马鞍拿到房间里去,足利义满的手下哪敢进入他的房间,羽少和沈冰也不会去到足利义满的房间探个究竟,一个幕府将军又是习武之人自然是爱惜自己的马鞍的,羽少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自己也是很爱惜白马,自然把马鞍擦洗的干干净净的,这样才对得起千里良驹‘绝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