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云游天姥(四) (第2/3页)
生命危险给家中带回些衣食钱财,当然就更没时间得到女人的温存,这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都是灾难,所以家中的女人在焦急中等待着丈夫归来后,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来满足男人的欲求,更是期望多子多孙,好让香火延续下去。还有就是东瀛男人的生命之根特别短小的,正因为他们小所以自卑,因为自卑所以过分,因而也向往和崇拜巨大的**。”
“不难理解为什么会疯狂崇拜了。”羽少红着脸点点头说道。
“现在整个日本处于南北战争中,人丁越发稀薄,无论男女老少更是希望多子多孙多福多寿,很多地方都把**作为图腾来崇拜。”足利义满带点愤慨的情绪说道。
“足利兄此番回去,必然会有英雄壮举。”羽少说道。
“要想重新统一日本,任重道远啊。”足利义满对着一柱擎天幽幽感慨道。
“你东瀛人一向团结,怎么还会出现南北对立的局面啊?”羽少不再纠结于生殖崇拜的问题,倒是对足利义满说的国情有些兴趣起来。
“日本和中土远隔重洋,你自然不了解,我也不急于一时回到日本,待我慢慢说来。”足利义满说完就在一处空地上坐了下来。
羽少也在足利义满的对面坐了下来倾听,沈冰和足利春子间隔着坐到了两人之间,围着一个小圈,足利义满的手下和刚收的倭寇在四人的外面围成一个大圈席地而坐,此时已近中午,都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酒水干粮填起了肚子。
足利义满喝了口水,说了起来。
“日本的南北对立也是中土蒙元统治的末期。後嵯峨天皇时期的权力一直掌握在镰仓幕府这里,在两次击败蒙古入侵军队后如日中天,我先祖足利尊氏就是镰仓幕府的将领。後嵯峨天皇退位后分成了两派。他的三皇子後深草天皇的子孙为一派,是持明院统。他的四皇子亀山天皇的子孙为一派,为大覚寺统。两派皇族争执不下,于是镰仓幕府进行了协调,在幕府的操纵下,两个皇族轮流当天皇,在八十多年间出现了九个天皇,勉强维护了天下一统。后来两派皇族愈闹愈烈,终于闹到了两个天皇并列的局面。
在德治三年持明院统的花园天皇即位时,尊治亲王被立为皇太子。在文保二年因为花园天皇让位之故以三十一岁的壮年登基。即位后的三年时间里由父亲后宇多法皇开设院政。根据后宇多法皇的愿望,后醍醐天皇将哥哥后二条天皇的遗子邦良亲王立为皇太子;并将自己的儿子降为亲王,否定了其皇位继承权。这引起了后醍醐天皇的不满,同法皇发生了矛盾。这也引起了镰仓幕府的不满,最终元亨元年后宇多法皇的院政被废止,后醍醐天皇亲政。
后醍醐天皇对镰仓幕府深有芥蒂,积极筹备倒幕计划。虽然镰仓幕府两次成功抗击元朝的入侵,但财物匮乏,无法恩赏抗元官兵。导致了武士对幕府的不满日益增高。正中元年,镰仓幕府发现了后醍醐天皇的倒幕企图,发动了正中之变,责令六波罗探题将天皇身边的日野资朝等人处分。镰仓幕府不知该如何处置天皇。但天皇此后更加深了倒幕的意志,同醍醐寺的文观、法胜寺的圆观等僧人亲近。元德二年假借为中宫安产祈祷为由,暗地里为征讨关东祈愿,并拉拢兴福寺、延历寺等寺社势力的关系。但大觉寺统的贵族大多支持邦良亲王。而持明院统的贵族则支持镰仓幕府,后醍醐天皇陷入了孤立状态。而且邦良亲王病死后,镰仓幕府指定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为皇太子。后醍醐天皇的皇位岌岌可危。元弘元年,后醍醐天皇再次计划倒幕,但被身边的吉田定房告发;后醍醐天皇携带三神器逃出京都,以比睿山为据点,举兵讨幕。但最后被包围在了笠置山。幕府以绝对的兵力优势攻陷了该城并逮捕了天皇。这就是元弘之乱。
镰仓幕府将策划倒幕的后醍醐天皇废黜,拥立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即位,是为光严天皇。而镰仓幕府则商议,以承久之乱中策划倒幕的后鸟羽上皇被流放隐岐岛之事为先例,将后醍醐天皇也流放到了隐岐岛。次年后醍醐到达隐岐岛。但是当时倒幕的势力,如护良亲王、河内国的楠木正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