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江心孤屿(五) (第3/3页)
食物,自然成了沈冰试验药物的牺牲品。那些跟随的都尉府侍卫,并没有看清沈冰撒的药丸,看到一些鱼儿莫名的浮游上来,也觉稀奇古怪,却没能注意到沈冰下的毒手。
沈冰发现这些后很高兴,来到羽少的身边,亲昵的附在羽少耳边说着悄悄话。都尉府的人有些不以为然,天天看到沈冰这个小姑娘有事没事的总是粘着羽少,以为她死期将至有些舍不得和羽少人间消失。羽少听了后也想到了用毒,可这些药丸药味太弄,如何混入食物并要让都尉府的人吃到肚子里,这倒是个大难题。而且这些都尉府的人眼睛时刻不离他们两,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一时也是无处下手,羽少有些泄气了,只好再等时机出现。
羽少看完了金刚经,有很多的迷惑不解,金刚经佛理深奥甚是难解,羽少虽然有些佛性,毕竟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哪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算得道高僧也不会真在了解什么是佛,真在能净化灵魂的人物古今少有,执着于佛理本身就违背了佛的本质,这点羽少倒是看得很开,自己的心灵就不够纯洁,人在红尘难免诸多烦恼,那些神佛也是在大喜大悲后看破尘世的。让羽少纳闷的是这金刚经的后半部却是记载了不少的武功秘籍和内功心法,想起宏泉法师说起过达摩祖师和昭明太子有些渊源,难道宏泉法师相赠的金刚经就是昭明太子手写初稿的摹本?这让羽少受宠若惊,没想到这老法师如此看重自己,重物相赠。可是自己发现的太晚了,没能体会宏泉大师的苦心,早点练就书中的达摩祖师的练功心法,现在马上要被押解京城了,羽少顿时有些凄凉的感觉。
羽少早晚念诵金刚经的举动,那些都尉府的人看了后也觉好笑,如此年轻的一位华衣公子,做事情却如此的颠三倒四,武功不会半点,却要保护一个朝廷要犯,胸有锦绣文章不去考取功名,却要念经诵佛,有着锦衣玉食的大好前程不顾,喜欢流落江湖学人仗义疏财,这些在都尉府眼中简直就是愚蠢至极的举动。私底下都尉府的人都在窃窃私笑,对羽少的白痴行为有些放松了警惕。
刘大人终于要回到京城南京了,廖承衣已经差人过来,要看管羽少的那些都尉府侍卫明早就把两人押解到永嘉。都尉府的人如实的告诉了羽少,明天就没有舒心的日子好过了。并问道羽少今晚想吃点什么,只要岛上有的,无论多贵也一定办到,并说这是廖大人的意思。
羽少倒是喜欢廖承衣的为人,虽然是个杀手,可并不冷血。羽少提出想在江心寺吃一顿斋饭。都尉府的人这两天看到羽少每天念诵金刚经,这要求倒是合情合理,就跟寺中主持打招呼了。贵客的要求寺庙主持当然满口答应,并吩咐了火工和尚上最拿手的素菜药膳。
江心寺是著名古刹丛林,位居温州卫北郭永清门外瓯江之中的一个小岛屿上。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峰,峰顶都有一座凌空的宝塔,东西相对峙,即名为东、西塔。东峰西麓原有“普寂禅院”,西峰东麓有“净信讲寺”又名“西塔院”。南宋建炎四年由于金兀术举兵南下进攻临安,宋高宗赵构由越州、明州航海至温州,避居孤屿,驻跸“普寂禅院”。在避居期间仍关心翰墨,曾御书“清辉浴光”四字,增光梵宇。翌年高宗再度在临安登基,改号绍兴。于绍兴七年书诏蜀僧青了禅师,由普陀来主普寂、净信二寺,大开讲席说法传经。状元王梅溪未仕时,正在净信讲寺攻经读史,与青了禅师为方外交。当时“全愚堂”东轩,即是王梅溪读书处。据府志记载:孤屿原为两岛,东西对峙中贯川流,有龙潭深幻莫测。当时正逢川流淤积,青了禅师亲自率众抛石填塞中川,遂创建中川寺于其上。表奏高宗,幸蒙赞赏,即赐改中川寺为江心寺改普寂禅院为龙翔寺,净信讲寺为兴庆寺。同时雕刻“清辉”“浴光”两碑,立“清辉轩”与“浴光精舍”于龙翔寺。奉旨统三寺为一,总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包含屿上一切亭台楼馆,并赐香灯田一千亩,将寺宇奉为“高宗道场”,朝廷每年春秋二季派京官来寺朝拜进香。特建“望江亭”于永清门外,作为横江待渡之处。自八字桥头至永清门底建设僧街,命百姓开设店铺为僧众服务。所以香火鼎盛始于南宋,延续至今,官家来寺朝拜者仍络绎不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