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国事堂中的问答 (第2/3页)
,丞相叫做令尹,上大夫叫做左尹,王族事务大臣叫做莫敖。”
“这个由山地部落自立而后获得周王朝认可的诸侯国,有许多地方是中原文明所难以理解的,这也是中原名士难以在楚国建功立业之所在。”
……
听到这里,楚太子项天目光微微一变,他心里清楚,许杰说的这一点,虽然不是在说当下的楚国。
但是与楚国有着极大的渊源,在灭了秦国以后,西楚全盘否定了大秦帝国的先进体制。
哪怕他身为楚太子,项天也不得不承认,秦国军制,官制的先进,楚霸王项羽这样做,根本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此刻的楚国与曾经的楚国有太多相似的地方,由于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对于楚地的影响力并不大。
这导致楚国的陋习依旧存在!
项天心里清楚,除了他自己以及后来跟随他南下的一系列人马,故楚旧部,根本就没有放眼天下竞争存亡的大器局。
楚太子项天南下楚地以来,最大的感觉就是楚国上层对于中原文明有一种自卑而又不甘屈服的躁动。
时时涌动着一股要求中原文明承认他们,接纳他们的强烈心志,同时又时刻与中原文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楚南公的那一句箴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因为从始至终,楚国文化都认为他们不弱中原文明,也正因为这一点,一旦想要革除弊端极难。
楚太子项天目光如炬,他心里清楚只有彻底融入中原文明,楚国才能长存,就像是秦国,元朝,清朝一样。
中原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极大的包容性,这是其他文明所不具备的。
想当初,为了天下安稳,康熙扫洪武大帝陵,才有了清朝近两百多年叫江山。
心中念头闪烁,楚太子项天死死的盯着许杰,道:“对于此,爱卿有何良策?”
摇了摇头,许杰很是认真的,道:“太子,实不相瞒,楚国其实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