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章 换届前后(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三章 换届前后(三) (第2/3页)

直都是镇上的利税大户,龙山人对这个化工厂也是很有感情的。当杨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尽管大家心中都清楚燎原化工厂的搬迁已经是势在必行,但整个会议室中仍然陷入了沉静。

    “我知道燎原化工对龙山的贡献。也能理解诸位对它的感情,但从大局上来看,现阶段它的存在。却是不利于龙山的发展了,它会影响明年旅游项目的立项。”杨柯说到最后,一锤定音道:“所以,它必须搬离!”

    燎原化工厂的搬迁是个大问题,若是放其他村里去,交通运输上很不方便,这些工业用油不能禁受这样的颠簸。讨论到最后,采取了副镇长凌兴荣的提议,将燎原化工交给县里,借以换取一定的补偿。

    92年12月,由财政部、国家计委、政务院联合颁布试行分税制的红头文件,国地税分家,将中央和地方的税种大部分区分了开来,只保留了一小部分共享税。极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央财政的稳定收入,将中央缺钱以至于地方尾大不掉不听召唤的局面一举扭转。分税制的出台,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些封疆大吏的权利,这些地方大员即便是能从这税制改革中看出中央的目的,但也只能望洋兴叹,对此毫无办法。

    分税制是杨正和起草的,自上调政务院开始就在做着这项工作,在年初的时候曾提出来过,但未能获准试行。新总理上台之后,对这份税制改革方案大加赞赏,力排众议大力推行,比正常试行时间提前了好几个月。为此,杨正和短时间内成为了不少地方大员的眼中钉。

    也是在政令颁布半个月之后,由财政部、国家计委、中纪委、政研室联合组成的巡视组开始巡视地方,确保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月6号,巡视组西北组在西夏省抓了个典型,金川市市委书记试图阻挠税制改革,被巡视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揪了出来,一捋到底的同时通报全国。

    见得开始动真格的了,一众封疆大吏都老实起来,分税制度得以顺利推行,到得巡视组第一阶段巡视结束回到京城,实则已经尘埃落定。虽然还挂着试行的名头,但哪有全国试行的道理?这就是明摆着一定要实施的了。

    ……

    杨柯电话响了,是远在京城的王书语打来的。

    “哟,财神爷家的公子,可还记得小女子啊?”王书语在电话那头调侃起来。过完春节,巡视组还会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巡视,等到巡视结束,杨正和将调任中央财政部担任部长,这消息早在确定之日起就传遍了京师,王书语自然是知道的。

    “……难怪看不上我给你申请的那些批款呢,原来将主意打到这头上来了,我该说你是深谋远虑还是老奸巨猾呢?”联想起当初杨柯说过的话,自然就能明白早在几个月之前杨柯父子就瞄准了财政部长这个位子了,王书语这话中的意思,其实是在影射杨正和。税制改革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