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命运 (第2/3页)
一分钱没挣着,还倒赔了工地一大笔钱,加上来来回回的吃喝费用还有路费,不但赔了两万来块,而且还弄得里外不是人。
所以有时候关晓军回想起父亲的经历时,总觉得在他的生命轨迹中存在着一双充满了恶意的黑手,每当关云山在面临一个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节点时,这只黑手就会制造出这样或那样的突发问题,从而导致关云山功败垂成,一无所获。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起两起,而是足足有十来次,本来每次都是好好的,可偏偏会突然就发生变故,弄得关云山措手不及,难以应对。
这也就是关云山有韧性,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这要是换成一般人,遇到过几次这样的事情,估计差不多也就精神崩溃了。
关云山一开始还能撑着,后来到了五十来岁的时候,实在是撑不住了,生活与事业上的接连打击,使得他终于放弃了理想,失去了斗志——他开始相信命了!
一个人再努力,再奋斗,但是你没有这个命,到头来豪情壮志终究还是一场空!
按理说,在这个八九十年代,但凡胆大妄为,敢想敢干又有点资本的人,到最后基本上都会有一番成就,更何况像关云山这样有资源,有人脉,又有韧性的人。
可他偏偏到最后落得个一事无成,而以往不如他的人,倒是一个个混的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那就更使得他难以面对昔日的同学朋友,于是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越来越羞于见人,自己成了一只不敢面对世界的鸵鸟,沉浸在虚假的幻想世界里,终日与酒为伴。
现在随着与自己年轻的父亲的接触,关晓军以往看不起父亲的心思已经全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同情与怜悯,还夹杂着一丝古怪的对于命运不公的愤怒之情,同时还有自责之意,其实自己的父亲活的真不容易!
贝多芬说要掐住命运的咽喉,关云山也在效仿贝多芬,可惜却没有成功,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甚至是自己的子女眼里,也是一个失败的典型。
现在命运的拐点又重来了一次,关晓军说什么也要阻止关云山去东北,因为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