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小心思与老油条 (第2/3页)
何思祥顿时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是体制中人,深谙官场之道,眼睛一转,就想起了一个巧取豪夺的主意。
现在这个时代,割尾巴的风潮刚刚过去,很多人都还对国家的政策抱有惊疑不定态度,普通民众家里如果有什么好东西的话,只要稍一恐吓,基本上都会乖乖的献给当地政府,很多乡民深受其害。
其实国家政策中,根本就没有这一条,完全是基层干部在胡作非为,此种事情不胜枚举,等到了九十年代之后,法制渐趋清明,方才减少了这种丑恶现象的发生,但在八十年代,随便下去几个人,都能吓唬老百姓。
在临省的一个地区里,有一个人当初办的搪瓷厂,生意红火无比,后来就因为害怕,便把整个厂子捐献给村集体了,这件事还被写进了思想品德课文里了。
当然,在课本里肯定要把他写成一个无私奉献,一心为集体的优秀代表,但看问题要看实质,如果他不是心中害怕,何至于要做出这种事情来?这根本与人的本性不符,也跟他的利益诉求不符,但为了自保,他只能选择妥协。
但也有不妥协的人,不过基本上都吃过苦头。
八十年代之后的第一批富翁,大都在号子里待过,就像牟其忠,就差点因为投机倒把被枪毙过,但劫后余生之后,依旧初衷不改,继续搞贸易交易,最后“罐头换飞机”成就了财富神话。
这个时代能发财的人,除了极少数运气爆棚的之外,其余的都是胆大包天之辈。
此时的民众心里,都有一种惊惶的危机感,生怕什么时候再搞一场动乱,因此对政府官员从心底里就害怕。
何思祥就准备利用这一点,让妹夫石建国以采访的名义去关帝庙村了解一下具体情况,顺便吓一下这一家人,看不能不能把凉茶的配方要出来。
然后再看是不是真的像传言中效果那么好。如果真的很神奇的话,到时候自己就想办法来搞。
可以这么说,如果何思祥这个想法能够实现的话,可能在未来真的会成为一名保健品的大亨。
但是偏偏持有这个凉茶配方的人是关宏达,而关宏达可是连地区专员都能撵走的狠人。
对于石建国背后的何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