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交公粮 (第2/3页)
关晓军“哦”了一声,一想也是,在之前饥荒频发的年代,谁也没有闲工夫练拳,君不见少林寺的和尚在那个时候都被饿跑了么?
在练习完基本动作之后,略略休息了一会儿,关自在便领着关晓军在自家庭院里慢慢转悠,他提着浇花的小水壶,边给院子里的花儿浇水,边向关晓军讲解这这些花的名字以及特性,一点一点的讲,将这些知识慢慢的灌输到关晓军脑海里,如同涓涓细流进入干旱的土地上一般,颇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有时候也把水壶给关晓军,让他拎着水壶浇水,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这种缓缓引导互动式的教学,在这个年代还不多见,恐怕也就只有关自在有这个闲工夫来教,也就关晓军有这个功夫来学,换成别的孩子,在关晓军这个年龄的时候,估计什么都听不懂。
关自在在初次教关晓军花卉知识的时候,还担心关晓军年龄太小听不懂,可是讲解了一阵以后,发现关晓军竟然听的津津有味,随便抽出几个问题询问,小家伙回答的头头是道,令关自在大为讶异,但也极为兴奋,没想到自己家里竟然出现了一名少年天才,自此对关晓军愈发的重视。
今天将几个花品的习性讲解完之后,关自在指着几盆花对关晓军道:“小军,你把院子里的这些花搬几盆回家吧,算是提前练练手!”
关自在手指的正是一盆君子兰。
经过关自在的一番教导,关晓军知道这盆君子兰是宽叶圆边的“和尚头”,算是君子兰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但也是最为成熟一个种类。
当初从伪满洲国皇宫流落到民间的君子兰,其中有一颗进入了一座寺庙,被寺庙中的和尚浇灌培植,后来这一支分出的君子兰便被人称作“和尚头”,算是对那位大师的纪念。
因为君子兰的稀少,所以关自在对君子兰的培养也极为上心,可就因为太过上心,培养的君子兰越来越多,渐渐的整个院子里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君子兰占满。
在别处不常见的稀缺花卉,在关自在院子里却是随处可见,堪称“花满为患”,令关自在颇感烦恼。
关晓军见关自在要自己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