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65 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465 民 (第1/3页)

    【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

    石春是一个农民,三十四岁,长期艰苦的生活,使得这个青壮年,已经弯腰了。

    今天石春脸色放光,唱着家乡的小调,牵着牛,牛背上是他的蓝昆仑族小媳妇,小媳妇肚子里怀着他的孩子。

    石春是云南人,祖辈都是受苦人。到了他这一代,更是地无一垄,房子只有祖上留下的两间破草房。平日只靠给大户人家做活挨日子,三十多岁了还打着光棍,理想梦想对他来说根本就是想也想不到的词语。

    那天村子里保长找上门,问他愿不愿意外出博条活路。石春如同木头疙瘩一般的脑袋,在哪一天不知为何突然有了灵光。他石春穷的叮当响,也没有什么好骗的。

    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定哪天就饿死路边。穷人,死到哪里不就是沟里的烂泥一堆嘛。

    甭说三十亩地一头牛,就是给一碗白米饭,他石春也不会在乎自己这条烂命。只是他骨瘦如柴,体格也不好,还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呢。

    没想到,石春报了名,很快就伙同一大帮子穷老乡,被组织了起来。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娃领着这群叫花子一般的人就此上路。石春不识数,听说是走了半个月。但是那半个月,他一点点都没有觉得苦,对他来说,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

    再后来,他上了飞机。现在想想还觉得不好意思,飞机上天时,他被吓的屎都拉到了裤子里。

    石春一路上都是迷迷糊糊,见到了长相稀奇古怪的人,见到了长长的火车,见到了铁做的汽车。见到了很大很大的船,见到了大海,然后他就到了大唐岛。

    就这样石春宣誓成了一名海唐国人,住进了圆圆的土楼。

    管事的先生(海唐每个乡有教师,兼管税收)问石春会种什么,能种多少亩地。

    石春没有犹豫,张口就是稻米,三十亩。

    没想到,两天之后,他就得到了整整三十亩水田。石春后来才知道。他的运气不错,分到的田地全是熟地(种过的)。

    他不会算账,管事先生说了一大通,他也没有搞明白。

    最后就记住了两条。

    第一,银行借给他一千块钱过日子。等打了粮食。还给银行一千斤大米。

    第二,连续种三年地。留下自己的口粮。其他的全交公粮。然后,这三十亩地和一头牛,就真正的属于他自个的了。

    这中间其实有很大误会,但是以石春的知识,根本就算不清楚。但是不管具体如何,吃上三年苦。三十亩地一头牛就是自个的,石春认为值得,很值得。

    更叫石春踏实的是,一千块钱真的可以买一千斤米。有了吃的,他石春能至少再活一年。

    能吃饱饭,能多活一年,石春觉得自己这辈子是第一次做对了选择。 让石春更加有生活的动力,则是那三十亩地一头牛。

    这可是三十亩好地,一头精壮的耕牛。在他的家乡,他就是干上一辈子,不,两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家业。

    庄稼活,石春很拿手的。整个乡里,石春也是最肯出力的,真正的没日没夜的劳作,恨不能住在田地里。

    人,一旦有了希望。爆发出的生命力是恐怖的,他一个人,竟然完成了三十亩稻田所有的劳作,收割,脱粒。

    来到大唐岛,满打满才一年头上,石春已经种了三季稻米,三次收获。

    第三次交公粮,石春因为交粮最多,竟然晕晕乎乎的上了戏台,佩戴上了大红花。听说,给他带花的还是海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