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62 核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62 核弹 (第2/3页)

工厂所需要的电力。在这个方面。对于海唐国来说。主要就是钱的问题--投资一个水电站,购买材料开始制造机器,投资厂房。在这个环节上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测算以后,才知道没有二十亿唐元(五千万美金)的投入,休想搞出两三枚核弹所需的浓缩铀。

    第二,原子弹的点火装置所需的放射性元素--钚。这一点。对于波尔父子来说是最大的难题,因为要想得到钚,竟然需要建造一个核反应堆。这已经不是投资的问题了,正如许多科研项目。投资不一定有收获。玻尔父子虽然现在已经把精力转向研究核反应堆,但是能否出成果,没有人敢保证。而李广倒是也以他有限的核物理知识,提供了大致方案。但是,李广哪里知道,生产反应堆必须的两种物质,重水和高纯度石墨,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玩意。

    高纯度石墨,海唐国有着非洲甚至世界上最好的石墨矿,虽然困难,但挑白菜芯似得,耗费巨大的物力财力这才弄到了不少高品质石墨,即便如此,也需要经过加工,这才能得到合用的高纯度石墨。但不论如何,工程师们相信最终还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耗资也不会非常的恐怖。

    但是,重水这玩意就实在再次令李广意想不到了。这玩意说难不难,普通的水里就含有重水,生产工艺不过就是电解普通的水,而重水不会被电解。普通的水化成氧气和氢气,重水就留下了。

    说着很简单,设备就比较复杂了,更难的是电力的供应,总之极其耗电。其实了解一点二战历史的话,就知道德国人把重水工厂建在挪威,这么重要的东西不在本土,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电力。挪威有着丰富的水力发电,德国人要用那里的电。

    总之,未来的路上还有无数未知的困难,而且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李广很是头疼,但是不管怎么说,先划拨研究经费却是当下必须的。至于建设核反应堆,一时半会儿还不到时间。

    第三,原子弹弹体的制造。注意,不是设计。要知道李广当初给出的原理示意图,在一干工程师的努力下,早就设计完成。

    而难度其实主要是击中在制造方面。在三个拦路虎中,这一点只能算是个小老虎。但是科学是硬头货,来不得一点点虚假。要知道,核弹是从高空落下,然后爆炸。想做到高空下落,巨大的冲击不损毁核弹结构,并不容易。要不,为何新中国的第一枚核弹,干脆是放到铁架子上引爆?无他,制造难度低而已。

    核弹可不是一枚手榴弹,绝对不容有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