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6 开心谋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26 开心谋发展 (第2/3页)

系不错。经过艰难的推销,在比利时购买了十二门三英寸高炮之后,却是英国人发现了这款高炮的优点。

    这款炮,**纵灵活方便已经算是不错了。而最大的优点是犀利,使用穿甲弹平shè,穿透力比起德军的88mm炮还要牛x。隆美尔在北非,使用88高炮打英军坦克,几乎使得英军闻风丧胆。而海抗军这款炮,口径虽然有所不如,但是炮管长,身管达到惊人的七十一倍径。而德国的88mm炮只不过五十六倍而已。

    而且海唐国有陆军使用的单管和海军使用的双联装,型号齐全,炮弹更是和英国美国的炮弹通用,补给简单。

    英国人能不能仿制呢?以英国人的实力完全可以。但是,问题在于英国还不一定能冶炼出苏联那种水平的炮钢,而且时间也不赶趟了。要知道,海唐国完善这款火炮从三七年到四三年,差不多花了五年时间,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英国人就是再牛,排工艺,造磨具都要时间的。

    本来,这款炮,李广都有点不好意思提,原因是投入产出比实在不算高。简单来说,经济效益不佳,穿越人士的面子不好看。

    但是,一旦开始出口,那么所有的投入都有了回报。要知道,所有同口径火炮中,高炮最贵。海抗军这款三英寸炮陆军型号售价四万五千美金,而海军双联装型号售价七万五千美金。利润可是超级恐怖,差不多达到了百分之两百。

    英国一旦开始购买,口碑立刻传扬。这年头,美国人的大国心态还没有完全建立,美国人对英国有种发自内心的信任,反正英国人说什么好,那就是好。于是,美国海军陆军也开始购买。

    感慨一下:销售真的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的xing能价格服务。这种绕了几圈的公关推销,搞清楚中间的周折还真是不容易。海唐国不是没有向美国推销过高炮的,但是迟迟没有回信。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美国,李广也有责任的。当初李广要求购买美国的四十毫米高炮,其实也是因为盲目的对美国产品的信任。美国产品在二战前,真的不能说是名牌产品,或者说带着高科技产品的光环的。而现在,海抗军也逐步发现了美国造四十毫米高炮的缺陷,军舰上逐步在削减这款炮,代之以海唐国的三英寸高炮以及更多的美国制20mm高炮。总之,李广差点认为是一项不很成功的投资,在四三年终于开花结果。估计仅此一项,海唐国就能一年获利超过一千万美金,甚至有可能达到两千万美金。

    三算两算,海唐国总理袁晔过了个新年,竟然神奇的发现在四三年,有可能获得两个亿美金的资金。

    袁总理的表现殊为诡异:这么多钱,怎么花?

    对此,李广还是很表扬了一番,至少这位总理没有想挖个坑把钱藏起来。这可不是笑话的,袁总理掌握海唐银行,仓库里存了不少黄金储备的。不过,这一点李广很支持。

    一块半原始的土地上,白纸一般的基础,建设一个发达的国家。花钱的地方不少。这么两个多亿美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袁教授所谓的怎么花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