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送礼”威克岛之闪腰 (第2/3页)
仅有一艘,但也算是一只不弱的舰队。
不过呢,瓜岛海战中沉了一艘。五艘航母现在只有四艘,其中两艘受伤严重,回本土修理去了。现在山本五十六手头能用的只有两艘,而且这两艘乃是改装航母隼鹰号航母,飞鹰号航母。不仅搭载飞机数量少,更大的缺陷在于其速度,只能跑个二十四节。
即便如此,这两艘航母,山本五十六也没有办法调到威克岛方向。此时这两艘航母还在拉包尔,忙于支援瓜岛战场和新几内亚战场。山本五十六要是把这两艘航母调回来,别说ri本海军难受,ri本陆军被困在瓜岛上,将会百死无生。ri本海军和陆军矛盾很大,但是再大的矛盾,山本五十六也不敢任由数万ri军就那么饿死在瓜岛上。
再加上,山本五十六现在已经在筹划撤离行动,已经有舰船提前出发了,根本少不了航母的支援。所以第三舰队不能用。
第四舰队,山本五十六摇摇头,真的不能用。主力舰只有两艘轻巡洋舰,其中一艘还是训练舰。加上几艘可怜的老旧驱逐舰和十多艘潜艇,也就是在内南洋维持一下治安而已。
第八舰队。这倒是中途岛海战之后组建的一支强军。但是这支舰队主要作战方向就是瓜岛,几个月仗打下来,沉得沉,伤的伤实力连当初的一半都没有了。只有两艘重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几艘潜艇什么的。而且在山本五十六计划中的瓜岛撤退行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还是动不得。
也就是说,ri本海军才打了一年多仗,损失战舰的吨位还不到总吨位的四分之一,但是已经出现了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ri本国内倒是开足马力在建造战舰。但是以ri本的造船能力,想补充上战损,需要时间。而且是很长时间。
此外,还有更加令山本五十六头疼的事情。那就是ri本的海上运输能力。
海抗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几乎全是靠一两艘潜艇作战,但是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也干掉了ri本大约九十万吨的商船和军舰。而四二年一年,美军加上海抗军就干掉了ri本一百九十万吨的商船。
历史上,美军在四二年只干掉了ri本八十多万吨的商船。四三年才干掉ri本商船一百六十多万吨。而这个数字,其实李广并不满意的。主在四二年的下半年,海抗军潜艇部队主要力量在印度洋协助锡兰战役。因此斩获不算丰厚。
也就是说,ri本现在的海上运输能力,和历史上四三年年底差不多。
运力的削弱不仅仅是对当前的战局有影响,连锁反应更是ri本受不了的。运力降低,就无法从占领区弄到更多的资源补充ri本本土。也就无法建造更多的商船和更多的战舰,生产更多的作战物资武器弹药。
山本五十六在战前认为ri本海军至少能和美军打上两年。但是残酷的现实使得山本五十六有些神伤。想想中途岛海战之后。山本五十六在惨重的打击下。还是鼓足了勇气,妄想在瓜岛和新几内亚方向集中力量打垮美国海军。
但是战场不是ri本一方说了算,美军越打越熟练。ri军是越打越弱,美军却是越打越强。和美军打消耗战,ri本耗不起的。
战争也是有经济学的,作战区域距离物资供应地越远。消耗越大。对于ri本来说,就更是如此。
比如瓜岛,比如新几内亚,再比如锡兰。战线拉的如此之长。对于ri本经济来说根本就承担不起。
一个思路在山本五十六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要想ri本能继续支持下去,唯一的选择就是收缩战线,把美军拖在南洋。从而为ri本国内的生产争取时间,补充海军陆军的武器装备,争取在某一场决战中击败美军。
那么,如何收缩防线呢?首先是瓜岛方向。这是ri本上下已经取得共识的,必须立刻撤离。
而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方向--也就是印度洋方向,山本五十六已经不再想进攻了,干脆封锁了海峡,ri军出不去,盟军也进不来。这样还能腾出部分海军力量。
但是,眼前的威克岛怎么办呢?眼前的情形实在和中途岛之战太相似了。山本五十六尽量避免想到中途岛战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