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67 士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67 士气 (第2/3页)

的存在的东西。在国内战场上,华军虽然取得过一些胜利,但是代价都极为惨重。李广在后世曾经听闻一位华军高级将领的回忆录:整个抗战中,他的感觉是,ri军想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华军根本就挡不住。

    对于这位国-民党将领的回忆录,李广曾经颇不以为然。但是当他来到这个时代,才真正知道了两国之间的差距是多么巨大。武器装备,弹药补给方面就不用说了,一个类似中世纪的农业国和一个初步工业化的国家之间对抗。华军完全处于劣势。而人员素质方面,且不说文化素质,只说身体素质,华军也完全处于下风。

    如果说中国还有一点优势,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多就真的能打胜仗吗?如果对这个时代的华军士兵有所了解。你就会发现,即便是装备水平相同。同等数量的华军也很难击败同等数量的ri军。士兵长期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根本就无法承担高强度的战斗任务。

    电影上李广看到的拼刺刀镜头数不胜数,这种战斗应当算是最为原始的战斗。但是在他问了一个曾经有拼刺刀经历的老兵,才知道其残酷程度。那个老兵对战果的描述是:他经历的那场白刃战,华军和ri军的伤亡比例是十比一。十条人命换鬼子一条xing命,这种残酷的比例足以使得大多数士兵心存胆怯。

    海抗军中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小,李广想尽了办法提升战士们的信心。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打消战士们对ri军的恐惧,无法扭转心理上的劣势。百年以来,中华在洋人面前受尽屈辱,军队几乎逢洋必败。百年。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消磨了无数中华男儿的热血,汉唐魂魄不再。

    李广和战士们的交流不少,他发现:经过长期的训练,海抗军大部分战士对于ri军的心理仍然处于一种劣势,他们可以不吝啬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敢于和ri本鬼子拼命。但是就是这么一群敢于拼命的人,却无必胜的信念。

    但是,在经历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