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36 印度洋之登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36 印度洋之登陆 (第2/3页)

不知道是策划高明,还是运气。由于登陆部队的两个师团全部是从印度**乘船的,而印度**不仅是英国情报的薄弱环节也是海抗军的薄弱环节,英唐联军对于ri军登陆估计严重不足。这支庞大的舰队从印度**出发,连新加坡也没有停留,直接穿过了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极好的达成了战役的突然xing。这一招,正好避过了海抗军设在新加坡的情报站。

    多重因素之下,以至于开战英唐联军就落入被动。

    锡兰是个面积六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岛。其地形和地理位置决定了防守困难。

    这个泪滴状的岛屿,位于印度大陆的南端,距离印度大陆很近,最近位置只有几十公里。本来这个岛依托于印度大陆,防御还是相对容易的。

    但是和锡兰岛隔海相望的印度大陆却不是英国的殖民地,而是法国殖民地。这块被称为法属印度的土地,并没有法军驻扎,物产也不丰富,英国人此时还在拉拢法国的海外实力,不想得罪好面子的法国人,因此英国也没有军事占领。

    一开战,弊端显露。英军在印度空有几十万军队,却因为距离太远,无法增援。

    从锡兰岛本事的地理环境看,防守一方,尤其是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防守极为困难。锡兰的中南部是一座方圆数十公里的大山-皮杜鲁塔拉格勒山。山中虽然有道路通行,但是大军却很难通行。

    因此这个zhong yāng是山地,周围是平原或者丛林的岛屿,交通主要依靠的就是环岛的公路或者原始道路。

    锡兰岛本身东西最宽处才两百多公里,但是要想从西面的首府所在地科伦坡增兵东海岸,至少要走五六百公里的路程。

    因此ri军一开始进攻,英唐联军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形,调兵遣将根本就来不及。

    要说这一切,英军和海抗军都有所预计,比较兵力不足不可能处处设防。而两栖登陆战的主动权又掌握在对手手中,在战斗打响的第一时间防守方处于被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是,令英军和海抗军措手不及的是。英军和海抗军都是在ri军登陆开始四个小时之后才得知消息。

    反登陆作战,刚开始被动不要紧,但是第一时间的行动却是非常关键。在ri军牢固占领滩头阵地前,防守方仍然有着极大优势。当然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是-指挥部总得知道鬼子登陆。

    可惜的是,英军不知道,海抗军就更不知道。锡兰的英印军不仅出现了叛徒,而且还纷纷倒戈,投向了ri军一方。

    锡兰的土著主要有两个民族,泰米尔族和僧伽罗族。由于ri本的长期经营,以帮助其实现民族du li为诱饵,很是收买了一批中下层军官。

    要知道所谓英印军,除了军官是英国人,士兵几乎全是印度人。这些印度士兵打仗不行,但是当带路党可是非常合格的。

    ri军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政治工作做得相当出sè,拉拢了不少殖民地的武装。比如缅甸,就有不少僧侣和游击队帮助ri军作战,传递情报。

    这一点,作为缅甸传统的宗主国,中国由于长期的国力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