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印度洋之日军 (第2/3页)
派不上用场。
历史上,ri本也向德国提出了要求,想让德国人把这艘航母转卖或者转送给ri本。但是,德国人以将来还有用这个理由打发了ri本人,一直到战争结束,德国人也没有把这艘航母派上用场。
但是现在不同了,在ri军发动锡兰攻势之后,德国一群的战略家们立刻发现了其中的好处。
应该说,ri军的这一行动对自己没有什么利,但是无论是对英国的影响还是对苏联的影响,全是帮德国人。
因此,双方的交易就比较愉快了。德国人答应,把:“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送给ri本。条件是,ri军一定要守住锡兰,至少在德军现在正在准备的一场战役结束前,不得放弃锡兰。
实际上,这时德国人正在准备发动的战役,也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场被认为是二战的转折点的战役,由于历史的改变,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暂时还不知道。
历史有着强大的自我修复力。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多损失了一艘航母,而从海抗军这里又得到了一艘。
ri军在锡兰海战,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中的损失比历史上要大,但是在得到一艘德国航母之后,航母数量将会和历史上这个时期相同。
很奇妙的变化。
但是无论是美国得到的太平洋号航母还是ri本即将得到的:“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都需要时间才能具备战斗力,而且ri本此时还不知道能不能从大西洋把这艘航母弄到太平洋呢。
--------
ri本陆军对锡兰占领军的最高指挥官时西村琢磨中将。西村琢磨同时兼任ri本近卫师团师团长。
ri军的南方军最高指挥官是寺内寿一大将,下辖了几个方面军,按照ri本的军制。方面军之下是军,每个军分别下辖两个到五个师团不等。
从四一年的十二月八ri开始,到六月初,ri军损失不过三四万人,就占领了南洋的广袤土地。迄今为止,ri本陆军攻无不克,没有遭受到一次战役级别的失败。
但是,在占领了南洋之后,ri军发现了一个问题。兵力不够。
小ri本胃口太大,占领地面积太广。
当ri军进攻时,部队好像还够用,但是一旦散开,才发现处处重要。无论是印度支那,泰国,马来亚,苏门答腊,菲律宾,爪哇,新不列颠,以及南洋上一大堆的岛屿,哪里都要有兵力驻扎。
ri本陆军本来的打算是占领了南洋之后,就重新回到中国的东北,找苏联死磕。但是此刻他们发现,回到东北是不现实的,不仅不能抽调兵力回东北,还得从中国战场上继续往南洋调兵。
本来兵力就紧张,由于ri本海军方面的要求,又展开了莫尔兹比港的攻势和锡兰的进攻。
因此寺内寿一大将也只好加快调兵速度,最早得到补充的是缅甸方向。在经过了几个月的激战,在缅甸ri军仅仅四个师团的兵力,根本就不足以保持进攻态势。
而莫尔兹比港方向的战斗,一开始就是白热化。美军麦克阿瑟上将无路可退,爆发出前所未有顽强,不停的向莫尔兹比增兵。
本来ri军安排了一个师团加一个支队(联队级别),打了几天就发现,这点兵力虽然没有在美军面前吃亏,但是绝对不可能把麦克阿瑟的大军赶下大海。
因此只好再次增兵。
而对于锡兰的攻略,寺内寿一大将也算下了本钱。
近卫师团,这可是ri军中的第一流部队,且不说战斗力如何,仅仅名头就够响亮。天皇的近卫部队,脑门上很光鲜的。
第二十一师团。虽然不是ri军的甲级师团(排名二十以前的),但是却是ri军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编制的第一批野战师团,当时第一批仅仅只扩编了五个师团。其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比如在诺门坎和苏联朱可夫的几十万部队死磕的二十三师团。虽然这个师团几乎被苏联全灭,但是从战局中也可看出第一批野战师团的战斗力。
而第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