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31印度洋之前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331印度洋之前奏 (第3/3页)

的建造一艘航母。

    别看海抗军现在有印度洋号下水舾装,太平洋号航母正在改造。但是花钱不少,难道真的能达到或者接近美国ri本英国那样的造舰水准?

    且不说航母的软件配置,就是最最基础的船体,海抗军也严重的缺乏技术力量。这个技术力量不仅仅是设计能力的严重不足,还有工人的施工水平的巨大差距。

    一枚鱼雷,就使得满载排水量一万六千五百吨的航母沉没,在世界上怕是一种笑话般的存在。

    对于正在施工的两艘航母,印度洋号固然重要,因为他可以最快的形成战斗力。而太平洋号航母则是李广的希望所在。别看太平洋号的船体已经是近三十年的老古董,但是其坚固程度绝对不是一枚鱼雷就能击沉的。别看老旧,李广雇佣的那帮美国设计师的真正水准还不一定能超过太平洋号三十年前的设计水平。

    在这几天时间里,李广想了很多。(由于加贺号虽然被海抗军俘虏,但是伤情李广不清楚,具体还需要技术人员的勘验。)

    在李广的新思路中,海抗军应该有一艘主力航母。主力航母首先就得硬件过关,然后配备完善的雷达系统,通讯设施。

    以这艘主力航母为中心,然后配备几艘软件硬件都相对简单,造价低廉的航母。比如把海抗军现有的几艘高速船只,简单的改造一下,重新布置机库,安装飞行甲板就可以。

    这样的航母虽然不具备du li的作战能力,但是造价低。只要是和主力航母一起行动,也能增添相当的战斗力。

    实际上,zi you龙号的改装完成后,李广就有些后悔。投入资金太大,而生存能力并没有多少提高。

    假如是像pc号那样的高速商船,改造一下水密仓,重新布置舱段,改造飞行甲板,根本就花费不了多少钱。而zi you龙号除了飞行甲板提高了抗打击能力,舰身的装甲根本就不能提高多少防护能力。

    可以说zi you龙号的建造,海抗军是走了弯路。当然,当时海抗军只有一艘pc号快速商船,分身乏术,也是客观原因。

    在李广的这种思路下,太平洋号航母因为其船身是正规战列舰的结构,所以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海抗军未来最为核心的战舰。

    中途岛美军损失不轻,但美国海军兵员可一点不缺,切不说珍珠港事件中损失的战列舰,能腾出上万的海军,就是已经战沉的列克星敦号,大黄蜂号,约克城号航母上的人手就足够凑两艘航母的人员。

    时间,还是时间。和要求海抗军参战的理由相同,美国需要时间,尼米兹需要时间。

    而现在,海唐国就有一艘马上要下水的航母--太平洋号。正是瞌睡遇上枕头。

    事实上,美国人对于这艘航母并不是很看上眼,但是这艘船能应急。

    而且这样的航母,在美军将领的眼中,不算护航航母那种垃圾货sè,不难说服美军前线将领同意接收。

    假如是已经下水的印度洋号航母,美国人还真不一定提出这样的要求。

    很可惜,美国人对于海抗军的底细知道的实在太清楚了,要知道乌拉圭的乌龙船厂现在可是美国摩根财团充当大股东的。

    因此李广眼中的主力战舰,就成了美国人的目标。(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