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太平洋战争前的盘点 (第3/3页)
的重量比例大约在一比三,而海抗军这款坦克,炮塔和底盘的重量比例是二比三,很是接近现代化的坦克。
别看海抗军这款坦克的总重量只有二十五吨,但是李广可以肯定的是,这款坦克的防护绝对不比苏联的t34坦克差。且不说装甲厚度基本上在同一等级,前装甲更是达到了四英寸100mm的厚度,仅仅是坦克的高度就使得这款虎一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绝对要强过苏联的t34。t34高度2.45米,而虎一型坦克的高度还不到两米。正面的受弹面积大大减少,受弹面积小,被击中的概率就低,生存能力就强。至于美国的谢尔曼坦克,高度近三米,在这项指标上就更难与虎一坦克相比了。
而装甲的布置,无论是车身还是炮塔,都是倾斜的装甲,不仅能弹开炮弹,还能增加穿甲弹的破甲难度。
至于这款坦克的越野能力,李广很是自信,首先是柴油机的功率四百匹马力,足足的使得这款坦克达到了16匹马力每吨的指标,再加上五百零五毫米的宽大履带,都使得这款坦克有着良好的越野xing能。
但是这款坦克虽然各方面xing能都不错,却是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价格太高。这个缺陷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大量的零配件采购,所有的原材料也都是采购所得。二是这款坦克的jing度要求也高。按照目前的制造成本,这款坦克造价在五万美金上下,即使未来加大了采购制造批量,怕是也难以降低多少成本。
总之这款坦克的设计制造在李广眼中并不算成功,怕是难以给海抗军带来利润,即使是自己使用造价也实在有些受不了。
弹药生产,无论是海抗军自有的发shè药厂还是联营的炮弹子弹厂,在四一年的年底总产能接近每个月五百吨。虽然不算大,但是已经差不多能达到中国国内的弹药总产量了。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仅仅能生产几种子弹和六英寸以下口径的榴弹,但是也算不小的进步。
(这两章算是过渡章节,写完了更觉自己是流水账,不过还是觉得必要的说明一番。就不敢求推荐,求收藏了,抱歉。还是谢谢书友aaa215045的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