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章 空军的变化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章 空军的变化 上 (第2/3页)

但根本就填不饱寇蒂斯公司的肚子。

    所以在李广抛出了第三批订货一百架的单子之后,等米下锅的寇蒂斯公司对海抗军提出的这些附加的改造很是欣然接受。

    预计随后的p40战机将会在年底前和年后逐步交付海抗军。如果美国人信守合同,到了明年三月份,海抗军空军将会拥有三十六架运输机,近一百架p40战机。

    不过在四零年的八月份,运输机只有十五架,其中十二架是纯粹军用,三架为商业运输。机组发展倒是很快,达到二十四个。

    八月份战斗机能够进行空战的飞行员十三四个,全部完成基本起飞训练的在五十人上下。也就是说有五十人能够开飞机。

    战斗机飞行员的迅速增加,原因只有一点--教练机多了。当初海抗军占领了乌拉圭的空军机场,轻松缴获了乌拉圭的十二架老旧战机。

    别看这些战机老旧,一架单翼战机也没有,xing能落后的要命,有的飞机最高速度才一百二三十公里,真可谓是垃圾中的垃圾。但是,海抗军因此多了教练机,使得生手有了摸飞机的机会。

    在那以前,海抗军仅仅两架水上侦察机,一架小鬼子的一架德国的。小鬼子的侦察机由于本来就是相当老旧的玩意,被飞行员硬是飞的报废,连修理都没有办法修理。

    教练机少,飞行员的训练就受到影响。

    在得到了十二架老式飞机之后,飞行员的水平立刻飞速提升。也正是因为得到了这十二架老旧的战机,李广才同意把那架德式水上侦察机送给寇蒂斯公司做研究用。

    利用这架德式水上侦察机,海抗军收获的不仅仅是寇蒂斯公司的战机供应,更是开始了初步合作。

    黄玉山能成为寇蒂斯公司的一名设计人员,与这架水上飞机颇有些关系。

    理论与实践之间是有差异的,当初提出了加装活动机翼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困难难以解决。不过寇蒂斯公司根据黄玉山的思路,最后研究出了最经济的改装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