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敦刻尔克24日 伦敦 上 (第2/3页)
一句话就使得英国人开始注意。
“德国人今天会停止进攻位于敦刻尔克附近的英法联军。”
而袁晔教授的第二句话是:“我国有船队在敦刻尔克附近。”
外交部官员另一项本领在这一刻得到了最佳展现,一秒钟。
袁晔面对的就不再是冷嘲热讽,而是如同鲜花一般的笑脸。
对于二十四ri德国人停止进攻,别说英国人,就是袁晔其实也根本不明白原因。这纯粹就是李广“预测”的,不过鉴于李广对于欧洲战局的一贯正确的预判,袁晔教授还是把这一点作为谈判的筹码抛了出去。
战局不利的消息仅仅是上层人物知道,收音机中长篇累牍的全是英军胜利,大胜,再胜。普通民众根本就不肯能知道战局的情形,其实就是是外交部的这些下层官员对于战局也不清楚。只是作为外交官,天生的对情报敏锐。这些下层官员虽然不知道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知道最近的外交大臣整天都很忙,文职人员也很忙,忙着制定和德国的谈判方案。
这种情况下,袁晔抛出德国人将于近ri停止进攻的消息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即使是英国人间谍众多,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如此重要的情报。英国外交官员立刻就判断出袁晔是有把握的,否则不会抛出这种很容易验证的消息。
现在是二十四ri上午,到了中午德国人是不是还在继续进攻很容易就能知道。
希特勒德国在局势大好之下,主动停止了进攻,给英法联军腾出了四十八小时的时间。这对于英国来说,简直比两周时间英法联军就被德国击败还要不可思议。即使在后世,希特勒亲自下令停止进攻,其原因也是一个谜团。
后世对于这个谜团的解读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第一个是军事上的因素。西线作战开始后,德军进攻速度快到不仅打乱了英法联军作战指挥的时间表,而且打乱了德国人自己的作战指挥的时间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